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统战民宗公文 > 内容

借鉴融合国外优秀经验打造中国特色工程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5 06:20:07     阅读:


  编者按:雷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長兼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教育部普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北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工程教育组织联盟执委、《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副主编。在专访中,雷庆教授指出,《华盛顿协议》统一标准,对保证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一定作用;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工科学生的比例和规模庞大;我国工程教育需要克服学科化色彩较浓的缺点,让工科生树立综合性观点;合理设计课程有助于培养适应新兴产业的工科人才;在专业设置、专业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我们应该学习国外有益经验。
  一、《华盛顿协议》统一标准,
  对保证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
  有一定作用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雷庆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够接受本刊的专访。《华盛顿协议》由来自美、英、加等国民间工程专业团体于1989年发起和签署,主要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的资格互认。我国于2016年6月成为该协议的正式会员。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专家,您是怎么看待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的?
  雷庆:各国的工程教育实际情况并不一致,如对人才的需求、人才质量标准等,各国在培养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但随着全球人口流动,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发展推动了《华盛顿协议》的诞生:一是学生流动的要求,在不同地区学习拿到的学分能否对等,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证体系,这样对于学生在全球范围内学习是有利的;二是对于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工程行业领域内很可能进行跨国工作,不同国家对工程师的资质有不同标准。我国工程教育毕业生到外企或者他国从事同样的工作,如未获得国外承认的资质,就没有对产品设计最终签字确认的权利。
  因此,通过相互认证的方式使我国工程教育同国外相关国家站在同一标准上,这对于我们的毕业生走向世界大有裨益。从更宏观的层面看,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能够得到世界上的承认。
  二、我国国情决定了工程教育比例高,
  工科学生规模庞大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工科学生的人数庞大,远高于国外工科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您认为这个比例是合适的吗?
  雷庆:这个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说清楚。这一方面,我国和西方国家存在差异。我国工程教育的比例和规模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工科生人数的比例始终在1/3左右。我国如今还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大,很难说这一比例是否一定合理,但这些年我国的工程人才支撑起工业化体系发展,工程教育功不可没。
  因此,当前我们还需要更多关注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不同于医生、教师等与人口有密切关系的行业,工程师是与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相关的,与人口的相关性较低。目前,我国整个工业结构面临转型,整体结构的重心仍然较低,即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依然过小,不少行业还要依靠人力来发展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还占比较大的比例,这一点和发达国家不同。因此,我们现阶段工科生的比例较高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三、我国工程教育需要克服学科化色彩较浓的缺点,让工科生树立综合性观点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您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工程教育存在哪些突出问题?需要怎样克服?
  雷庆:我认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科化色彩较浓,和工程的实际结合存在问题。工程是应用性很强的,和实际结合非常密切。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工程教育从建国初期建立起来时,在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内容上划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数理化类的基础课程;在基础打牢的前提下是技术基础课程,如力学、电学、机械类课程;再往后是一些专业类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学科体系或者知识自身逻辑结构来划分的,而工程是一个系统,很难按学科划分,应该是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组织和学科划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现象,因此我们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只能不断做加法。现在工科学生学习的内容较几十年前要多得多,但他们还是分科目去学,很少出现能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同时,这样的课程并非简单地把多个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而是要和工程的实际结合起来做,这是问题之一。
  此外,培养一个工科生要让他树立起综合性观点,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参与一个工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比学生掌握高精尖的知识更加重要。一个完整的工程链要经历多个阶段。第一步是从开始产生概念设想,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把设想变成一种可以实施的设计,再到完善方案,最终实施设计方案并把产品生产出来的过程。产品投入使用后,还要进行维护。当产品达到寿命周期,还要用一个新产品来替代它。如果把报废的前一个产品扔掉会造成污染,还要考虑到怎样去处理。如果是设计复杂的产品,这个过程还会更长。让一个学习工程的学生参与一个复杂产品从头到尾的过程是不现实的,他往往只能参与其中的一部分,这样他对于整个工程的理解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国外有些大学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项目,但是会让他们从头做到尾,而且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做,甚至到国外去做。比如,美国大学有一个社区服务项目,就是让学生承担社区中的实际工程项目。这个社区并不仅仅是学生所在的社区,还包括边远地区,还有非洲相对落后的地区等。学生造房子、修路、建供水管道,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材料,需要就地取材,用竹子、泥巴建房子。虽然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但要把工程修起来还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工程对当地居民产生的影响,以及工程的运行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这样学生对于整个工程过程的了解便会加深,团队合作、跨专业学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都得到培养。在一些高校看来,学生参与的工程比较简单,似乎没有价值,必须要到大的企业去实习。“卓越计划”①要求高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但学校的合作企业90%以上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很少看到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这反映出我们的大学还是“眼睛向上”。大企业的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更能让学生开阔眼界。但实际上,学生深入到这些企业的生产过程当中,特别是生产全过程的机会是不多的。而到社区或农村中去,让学生独立去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经历工程的全过程,而且他完成的工程更真实有用。尽管对技术的要求并不复杂,但对于他作为一个工程师的训练是很全面的。对于培养工程学生来说,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一个工程的全过程。通过这样的培养,对于学生作为一个工程师的训练不亚于做出高端产品的训练。

《借鉴融合国外优秀经验打造中国特色工程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借鉴融合国外优秀经验打造中国特色工程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