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申请书 > 内容

浅谈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06:44     阅读:


  摘要: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时间,新疆的师范教育事业几乎与之同步进行。但由于新疆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新疆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一系列个性化特征。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亦是如此,新疆中小学教师不仅担负着普及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提高地区人民基础素质的重任,还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因而加强新疆中小学教师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推行“美育代宗教”,是实现新疆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师范教育;新疆师范美术教育;美育代宗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3-0033-04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兼具职业性、专业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但是它也必须服膺教育的一般基本规律,其发展不可能脱离时代、社会和地域的教育发展主流,因而论及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时,就必然要从教育思潮、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从职业性的角度看,它是师范教育体系内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的,而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讲,它又是我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分支,对艺术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又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当我们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为例,分析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就不能离开对宏观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考察,不能脱离与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发展趋势的关联性研究,更不能忽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并且普遍实行“双语”教学的地域性特征。
  1 百年师范教育背景下的新疆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即我们现在习惯称之为的教师教育,译自英文的normal education或teacher education。之所以译为“师范”,是清末民初的学人借日语的假名之便,直接照搬日语而来,寓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虽是照搬,却也符合教师教育的内涵。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创建之初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基本是以日本师范教育为蓝图来设计和规划师范教学模式的,从而初步确立了包合专业文化知识教育、教育学教育和教育实践三大组成部分的师范教育体系。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基本上承袭清末的师范教育体系,呈现出“前规后随”的稳步发展。这一阶段中国师范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基本上是一种独立设置、定向培养和封闭运行的机制,学习费用由政府提供,但学生须“自行出具亲供甘结,言明毕业后必勉力从事教职,确尽报销国家之义务”[1]。
  1920年左右,随着留美学生的归国以及美国教育学家来华讲学,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被渲染上了鲜明的美国色彩。1922年的“壬戌学制”改革,标志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开始从模仿日本转向学习美国。“壬戌学制”的颁布引发了全国性的“高师改大”运动。所谓的“高师改大”,就是将高等师范学校改组为或者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取消高等师范学校的独立建制,教师教育由综合性大学里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科系承担。从1923年至1938年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中国基本没有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民国后期,中小学师资力量短缺问题凸显,开始重新确立师范教育制度,设置独立的高等师范学院以补充师资,由此出现了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和附设于大学之内的师范学院双轨并行的综合型高等师范教育模式。
  建国后,国家在教育领域转向学习苏联办学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的进行“院系调整”,设置独立的高等师范教育学院,单一、定向、封闭式的培养中小学教师。于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又走向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定向型发展模式,而且这种以苏联体系为原型的中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和模式,一直沿用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的先进教师教育理念的再次引入,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又一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开启了“高师综合化”的道路。所谓“高师综合化”,就是综合性大学和院校开办师范学院,让综合类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同时也让师范类高校积极设置非师范类学科和专业,形成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并存的局面。
  时至今日,中国“纯而又纯”的高等师范院校已不存在,而是定向型与开放型并存的师范教育体系。在结构上,我国各省均已设立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方式上,则由五六十年代的中师、师专和本科旧三级培养方式转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培养方式。第一层次是师范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其他本科、专科院校培养教学、科研骨干和带头人;第二层次是师范学院,主要任务是培养初、高中学校教师;第三层次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幼儿教师并承担一部分中学教师的培养和进修的任务,本文所讨论的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就属于这一层次。
  中国师范教育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的基础上开始的,可以说移植性是其制度变革的主要特征。从清末的“仿日”到民国的“仿美”,新中国成立后,又从建国初期的全面“仿苏”到上世纪末的重新“仿美”,中国师范教育模式经历了两次从独立设置、定向培养到综合设置、非定向培养的循环转型。新疆虽僻处我国西北一隅,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但在师范教育方面却几乎与之同步发展,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为例,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有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艰难而又曲折前进的影子。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轫,而新疆师范教育的发端则始于1905年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的前身新疆高等学堂(师范馆)的创建,可见兴办新式学堂之风几乎是在全国同时兴起的。1906年,新疆高等学堂(师范馆)改为省立中学堂,即新疆师范学堂,统一遵照“全国学堂章程”管理。1911年新疆师范学堂停办,1916年重新创建新疆师范学校讲习班,“学堂”改称“学校”是民国时期中国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1934年新疆师范学校更名为省立迪化师范学校,1942年蒙哈师范撤销,学生并入迪化师范学校,学校规模扩大,1946年又更名为新疆省立迪化第一师范学校。此际中国的师范教育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高师改大”运动,但此时的新疆师范教育事业并没有进行同步的升格,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新疆的经济实力、文化背景以及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还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建国后,中国师范教育开始了“院系调整”的教育体系改革,新疆的师范教育系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整合。1950年,原国立天山師范、迪化女子师范(高师班)并入省立迪化第一师范学校,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于1953年设立附属小学,完善了师范教育的教学体系。1954年迪化市改名为乌鲁木齐市,校名也随之改为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

《浅谈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