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制度保障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0 06:12:16     阅读:


  摘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团队规划建设、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探讨了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从管理体系、资金、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构建教学团队制度保障。
  关键词:教学团队;基本思路;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曾明(1979-),女,湖北荆州人,深圳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室,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研究。(广东 深圳 518060)
  
  教学团队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教育部2007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2007年至2009年,教育部共立项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705个,全国各省、各高校也积极开展省级、校级教学团队建设,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从学校管理层面,探讨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制度保障机制,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为教师间的紧密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机制,而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此。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与相互联系成为必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逐渐打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问题,解决时都需要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多种学科的共同攻关;而许多从社会科学角度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使得高等学校的教师,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教学工作中,都越来越依赖教师间的紧密合作。知识的综合化发展使得任何一名教师都难以精通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哪怕在一门课程之中,也很难对每一个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由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知识技能互补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把学科发展最前沿、最精华的东西展现给学生,共同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更是如此。以教学名师为核心而形成的教学团队,能够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和示范效应,名师的引导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突出成效。同时,在教学团队中,由于团队成员异质互补,关系较为平等,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1.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改革总体思路,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多种类型教学团队
  高校教学团队可以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学校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时,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以及教学改革总体思路,确立团队建设规划,以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为建设平台,集中精英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同时,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重点建设教学质量高的各类型教学团队。如单学科的课程,可以由院系内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跨学科的课程,可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建跨院系、跨学校的教学团队;系列课程,则需由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技能的教师组建教学团队。除这些传统形式的教学团队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型教学团队应运而生。[1]虚拟型教学团队通过信息技术将地理上和组织上分散的教师组织起来,进行跨空间的交流与协作,为完成同一教学任务而共同努力。合理的结构对教学团队发展十分重要,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组建尽量精干的教学团队。应构建合理的教学梯队,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团队成为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2.选拔具有凝聚力和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
  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核心,与普通学术带头人不同,教学团队带头人不仅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还应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学校应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团队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并引导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应重点鼓励教学名师、精品课程负责人、特色专业负责人组建教学团队,充分发挥示范效应。
  3.建立高效协作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教学团队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对激发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至关重要。具有强大协同力的教学团队,应构筑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鼓励学术争鸣,保护学术自由,倡导团结协作,实现共同奋斗。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建立高效协作的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实现领导权与决策权共享,使每个成员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共同为团队建设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教学团队不同于其他类型组织,团队中的成员都是知识技能共通互补的教师,他们没有等级划分,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团队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团队带头人虽然在团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团队其他成员同样与其共同享有领导权和决策权,团队的发展和重大问题应在充分沟通、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只有这样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教学团队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保障
  
  健全的制度保障是鼓励教学团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高校缺乏高水平教学团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尚未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制度体系。教学团队的制度保障应从管理体系、资金、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
  1.建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当分离的科学管理体系,为教学团队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
  学校的管理体系为教学团队提供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至关重要,管理层应转变角色和工作方式,积极为教学团队提供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等多种服务和指导、支持。学校应减少对教学团队的行政干预,确立教学团队的学术主导地位,将教学团队的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扩大团队的管理自主权,增强教学团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促进教学团队的和谐健康发展。学校应积极整合教师资源,为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发展构建坚实的平台。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学校所有关系,淡化教师的部门所有关系,从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从课程教学的需要出发,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为跨部门、跨院系甚至跨学校、跨国界的教学团队组建提供保障。
  2.为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必要的经费保障是教学团队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遴选出来的优秀教学团队,学校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保障团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应制定规章制度,保障经费充分及时拨付,并规范经费使用管理,发挥经费最大效益。
  3.建立有利于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评价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机制对教学团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充分认识教学团队的特性,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教学团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集体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一特征,对教学团队的绩效评价,应改变重个人业绩考核为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并重的考核机制,由单纯的数量考核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如在教学质量考核方面,学校应更加注重团队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针对团队成员个人进行考核。团队成员需要使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时,也以团队评价结果为准。这样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团队内部关系融合,调动教师协同工作的积极性。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发展
  激励机制对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激励机制能鼓励学术带头人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加入教学团队,使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团队获得良性发展。学校可以在教学工作酬金、带头人待遇、成员师资培训、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团队成员。根据教学工作考核情况,在教学工作酬金中加入奖金部分;给予团队带头人一定的待遇,如学校中层干部待遇;给予成员优先参加培训、交流的机会;职称评聘中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适当倾斜。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责任编辑:刘辉)

《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制度保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制度保障.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