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与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1 06:26:24     阅读:


  摘 要:肇庆市地处广东中西部,西江干流中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而且具有丰富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解决好新时期突出的问题和困境,是值得我们从事非物质文化工作者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2
  一、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游。土地面积1.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13.69万,下辖端州区、鼎湖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县,代管高要、四会2个县级市。肇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国家级历史名城、岭南文化发祥地、广府文化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广泛分布,并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如“砚都文化”、“龙母文化”、“包公文化”等各具民族色彩的肇庆文化。
  2006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目标,深入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市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4433条,重要调查项目287个,调查项目涵盖16个门类。其中民间文学2959个,民间音乐323个,民间舞蹈50个,戏曲28个,曲艺18个,民间杂技11个,民间美术46个,民间和技艺129个,生产商贸习俗186个,消费习俗115个,人生礼仪148个,风时节令88个,民间信仰111个,民間知识76个,游艺、传统体育与竟技55个,传统医药87个,其他3个。到2013年12月止,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列入国家级名录项目2个、省级名录项目17个;市级名录项目36个;县级名录项目74个,由此可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遍及我市的城镇、乡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肇庆悠久历史的一种见证,它们蕴含肇庆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肇庆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度和面临的问题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人类全球性关注课题的推动下,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推进,肇庆市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建设文化强市文化事业发展措施,在保护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工作,配合社会各界为打造肇庆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
  1、政府的重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有效保障
  自2006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相关文件精神,肇庆市政府、市文广新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在市文化馆成立了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目标,建立了保护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成立了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建立健全市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体系;并对如何打造具有肇庆物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有效工作机制的部署,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有计划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
  (1)认真做好全市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工作。在全市范围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摸和调查,做到种类、线索、艺人、镇村“四不漏”并对普查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用文字、录音、录像、图片等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记录,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资料档案。
  (2)切实抓好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按要求完成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的申报工作,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目的资源档案;积极抓好文献工作,已出版《肇庆风貌》、《走进肇庆》、《端砚大观》、《燕岩》等反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丛书;做好传承和发展工作,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艺术之乡,命名一批民间艺术大师,为传承人开展传承和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活动平台。
  (3)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效机制,成立市、县两级的非遗保护中心,专家评审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吸收到保护工作行列,有效提高保护队伍的综合素质。
  (4)大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积极组织项目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展演、比赛,聘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艺术指导活动;举行培训班、合作研讨会,充分利用“遗产日”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做专题宣传和报道。精心组织进社区、进校园等有效的传播活动。
  (5)成功打造富有肇庆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各级部门共同努力成功打造如宋文化、端砚文化、龙母文化,燕岩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一批以端砚为首的“全国文化产业展示基地”、“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市经济文化做出突出贡献。
  (二)存在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势依然严峻,从工作实际出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首先,保护相关政策的完善。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开始实施,但有关保护的空间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机制上应制定更可行、更有效的措施;在开展保护项目上应制定更有利吸纳社会各方力量来参与的政策。其次,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要健全。尽管已建立市、县两级保护中心,但这些机构普遍没有编制、没专职人员、没有固定的保护经费,严重阻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对深入挖掘工作项目的整体性保护工作;濒危项目的抢救性工作;传承人的传承指导等工作造成了不少困扰。大大制约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再次,保护队伍建设必须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专业而长期的工作,必须确保要有一支稳定的专业素质队伍来开展工作。我市目前的工作队伍普遍存在流动性大,专业素质不过硬的情况,某些县区到现时还没有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门从事保护工作的队伍,人员的兼顾或人员经常变换使工作不能开成良性循环效应,更有些保护队伍得不到管理部门的根本重视,使保护工作流离于表面,未能有效开展突破性工作。这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紧迫性、复杂性、繁重性很不协调。由于人员素质和队伍结构不合理,使保护工作质量很难得到有力保证。最后,保护的资金有待加大,保护的管理体系更需建立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需要整体性保护、传承工作的抢救性保护、合理的开发利用更需要资金的保障和完整的保护管理体系来支撑。我市由于仍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资金长期处于不足和不稳定,保护、调查、科学确定,保护方法,有效传承等管理体系未能做到科学规范和切合实际。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将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为一体,如何发掘项目的保护价值,使之与社会核心价值相接轨,这是摆在面前的新课题。

《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与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