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初探朋辈教育在高校“四个自信”培育中的应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06:05:50     阅读:


  [摘 要]随着朋辈教育的不断发展,其与高校“四个自信”培育在实践中相结合,并从榜样示范、文化共建、调节转化、监督反馈四条路径展开应用,发展出科学规范、平等尊重、适度教育、实践创新四个原则。
  [关键词]“四个自信”;朋辈教育;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四个自信”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高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思想动态关乎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高校培育要以“四个自信”为标准,确保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四个自信”的培育,其本质是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四个自信”为直接导向的育人机制,根本任务是充分提升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使其能够秉持中国立场,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坚定“四个自信”理想信念。
  1 推进朋辈教育在高校“四个自信”培育中应用的意义
  朋辈教育是指因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原因相近而产生共同语言的同龄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知识共享、观念互通或者是行为技能互补,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当前,朋辈教育模式在不少高校中都得到了积极应用,典型的如导生制、助理辅导员、特色党建、心理预警员等,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朋辈教育具体针对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突出个人色彩,从而形式多样,理念新颖,其具有的专业性、适度性、广泛性等特征,充分迎合了学生的需求,填补了理论教学在理念认同机制中的漏洞,全面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推动朋辈教育发展,使其充分应用在“四个自信”培育中,指导学生践行“四个自信”,推动自信生成,坚定“四个自信”信念,是未来高校“四个自信”培育机制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的来说,由于朋辈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课堂理论教学,它本质上是朋辈主体之间施加的一种轻量级影响,其最大价值是推进从认知到自信的心理跨越。从“四个自信”培育机制运行的角度来说,推进朋辈教育的意义体现在对“四个自信”认知的查漏补缺,对“四个自信”认同的价值导向,对“四个自信”的践行育成。
  2 探究朋辈教育在高校“四个自信”培育中应用的路径
  2.1 榜样示范路径
  榜样示范是最容易体现朋辈教育特色的路径。在实践中,榜样示范机制应用得较早。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即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优秀典型人物的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相较于抽象的理论学习,身边的优秀典型的事迹无疑更加直观和具体,有利于其他成员直接观察,并模仿和学习。
  一般情况下,正式群体的榜样示范机制发展得更成熟。如学生会、团委、社团、班集体等各类正式的学生组织,学校都会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组织建设,并大力塑造官方榜样,如各类学生组织中产生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十佳大学生等。同时,由于正式群体具备的组织特性会加强榜样示范效应,更有利于学校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四个自信”的引导,而非正式群体的榜样示范相对困难,尤其是独立存在的群体如宿舍、学习小组、老乡会等。相较于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由于校园关注度低,投入的教育资源少,因而针对非正式群体的榜样示范一般采取重点关注原则,利用传帮带形式,如广泛开展的舍长负责制,党员负责制等。
  鉴于榜样示范路径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朋辈教育应在此基礎上,科学规范榜样的选拔制度,增强榜样示范的认可度,进一步灵活运用榜样示范,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间构建桥梁,最大化利用榜样的教育资源。
  2.2 文化共建路径
  从宏观层面来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直接的教育力量,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四个自信”的培育首先要着眼于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树立“四个自信”的文化标杆,并以“四个自信”为培育方向,为朋辈教育塑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朋辈教育主要发生在具体情境中,具备一定的目标导向性,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组织性,或者其本身就是特定组织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文化的重要性被大大加强了。而组织文化可以被视为实践群体价值观的直接产物,每个学生都是文化的建设者。同时,亲身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践行“四个自信”的体现,有利于学习和坚定“四个自信”理念。
  而朋辈教育的文化共建路径就是要强化优秀校园文化的影响,以“四个自信”为核心动力,支持多元的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培育“四个自信”。文化共建主要分为线下路径与线上路径,线下是依托线下育人平台,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提升育人的软硬件水平,从文化角度充分展现人文关怀,为朋辈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而线上是建设校园网络文化,以贴吧、论坛、聊天群等网络平台为媒介,拓展朋辈教育的空间。
  2.3 调节转化路径
  朋辈教育的主体具有相似性,无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组织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个人特征的相似性,也因此赋予了朋辈教育相互调节转化的功能。朋辈教育并不是单向的,主体之间存在相互教育的可能性。在“四个自信”培育中,学生对于具体内容的认识是不同步的。例如,有的学生对古风感兴趣,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认识更为深刻,践行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可能性就更高。而身处同一群体的成员,出于文化基因、群体价值观、个人感情等因素,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更容易接受同一理念,逐渐消除对“四个自信”认同的障碍。同榜样示范运行的机制不同,调节转化路径主要体现在自我教育,是自我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的结果,是朋辈教育互动的体现。

《初探朋辈教育在高校“四个自信”培育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初探朋辈教育在高校“四个自信”培育中的应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