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自传 > 内容

指尖划过的音符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8 06:11:59     阅读:


  摘要:四胡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蒙语称为“胡尔”。有千百年的历史可追溯。四胡可分为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和高音四胡。元末清初在宫廷和民间中,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大量流传。在2006年5月20日,蒙古四胡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国家设立奖金培养国家级传承人,现有国家级四胡传承人四人,分别是吴云龙、特格希毒龙、白音宝力高和伊丹扎布。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四胡
  蒙古族音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这是千百年来的草原游牧民族在文化、生活、迁徙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它包括民歌、戏曲、曲艺(说唱)、歌舞(舞蹈)、民间器乐等。其中民歌包括长调、短调和混合调;歌舞有安代舞、筷子舞和盅子舞等;曲艺、说唱音乐中包括英雄史诗、好来宝及乌力格尔;乐器中有四胡、马头琴,蒙古三弦等。
  尤其在科尔沁传统音乐文化当中,说唱音乐尤为明显。与说唱艺术密不可分的乐器-----四胡,也在不断成熟发展。它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色彩。
  一、四胡的起源于形成
  四胡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蒙语称为“胡尔”。有千百年的历史可追溯。下面简单介绍蒙古四胡的起源及形成。
  据传说,隋唐年代西拉木轮河①流域的早期,蒙古部落中有与胡琴②相近的一种乐器叫“奚琴”。《新唐书》记载奚琴性质与今胡琴类乐器相近,它是胡琴的前身。
  文獻记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当中有牛筋弦、马尾弓,用乌木或红木制作的一种乐器,琴筒木制,呈圆形、六角或八角形,一端蒙羊皮或莽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四根弦。唐代人称它为“胡人的一种乐器”,简称“胡琴”。它是坐着演奏的乐器,无论是在马背上亦或是在蒙古包中都一样。演奏时用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拉法或用手指拨弦。到了宋代,大大发展,加入到了宫廷乐队中。
  匈奴人使用“胡尔”,与蔡琰③被掳他乡,思念故乡的心情有关。汉朝人称它为“胡人的乐器”,也称“古琴、胡琴”(两根弦),主要流行于塞北西域一带,现无确切资料证明,但是各种胡琴的传说在民间流传。
  元代以来,四胡广泛流行于蒙古高原。在科尔沁草原上,“四胡”最盛行时期,达到每家一把胡琴,在16世纪阿拉坦汗的壁画上,绘有四胡等乐器。17世纪中叶,随着蒙古国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音乐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新的高峰。这时的四胡已基本成型,共四根琴弦。琴弓是马尾由两股夹在一、二和三、四弦之间。一、三弦同音,是高音;二、四弦同音,是低音。演奏讲究按音、泛音、空弦等多种音色的对比。五度定弦,自低至高为C—D,常以C调为定音标准。“胡尔”在蒙古族乐器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草原游牧音乐文化的基本标志。
  二、四胡的风格类型
  四胡可分为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和高音四胡。元末清初在宫廷和民间中,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大量流传。说唱艺人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孙良和吴云龙在中、低音四胡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造出高音四胡。原来低音四胡的绒线改为钢线(在低音、高音四胡中钢线也有粗细之分),形态上高音四胡有所缩小,马尾和拉弓也有所改变,特别是在琴箱的制作上,下了一番苦工。形成了现在的高音四胡。
  低音四胡,又称大四胡。广泛流行于内蒙古地区,特别是科尔沁地区。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是蒙古族民间说唱艺人在表演胡仁乌力格尔、英雄史诗、好来宝和演唱民歌时所使用的主要乐器。低音四胡很少独立演奏曲目,多以伴奏形式出现。尤其在胡仁乌力格尔伴奏当中形成了人曲合一这样一种演奏形式。胡仁乌力格尔即蒙古说书,大致产生于19世纪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经多年发展积累,曲调的安排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好来宝,意译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长”。于汉族的数来宝和莲花落近似。曲调节奏方整,音域适中,节奏规律性强。代表艺人有琶杰、毛依罕、孙良、吴云龙等。传统曲目有《八音》、《荷英花》。民间器乐曲、古典小说和新编故事等曲目众多。
  中音四胡,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蒙古族聚居地区的嘎查村。音色圆润、明亮。是四胡重奏和民乐合奏的主要中音乐器。也用于为胡仁乌力格尔、演唱民歌或音乐伴奏。民间中突出的艺人有孙良、吴云龙、青格勒图、阿拉坦巴根等。改编的四胡重奏曲有《蒙古八音》、《阿斯尔》、《老八板》等。
  高音四胡,又称蒙古小四胡,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它的音色经过改进区别于中、低音四胡,声音清脆,优美,音量大。主要用于独奏和演奏叙事民歌、民间器乐重奏或合奏。合奏时多与三弦、竹笛和低音四胡一起;较多的合奏是低音四胡、三弦和高音四胡的合奏。著名的艺人有孙良、吴云龙、特格希毒龙等。传统曲目《八音》、《荷英花》、《阿斯尔》、《赶路》等;创编乐曲有《蒙古八音十二调》、《阿尔斯十二调》、《欢乐的草原》等。
  三、四胡演奏中著名的民间艺人
  1. 毛依罕(1906-1979):著名说书艺人、好来宝手、民歌手、诗人。生于1903年,卒于1979年2,终年73岁。是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人。由于出生时家庭贫困,在1岁时,父母把他送去伯父家抚养。伯母擅长唱蒙古民歌,还能拉胡琴等,在她的带领下,毛依罕自小喜爱蒙古族音乐,从五六岁开始随伯母学习演唱及拉四胡。这无疑是对他今后产生巨大影响的。20岁以后毛依罕根据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编成乌力格尔、好来宝,创作形式、演唱风格丰富。毛依罕喜欢深入农村牧民生活,他走遍了扎鲁特旗和阿鲁科尔沁旗所有的地方,每到一处,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此期间,创作了《仇恨》、《四季》、《富豪》、《巴音诺彦》等;出版作品专辑《毛依罕好来宝选集》;说的书目主要有《东辽》、《西辽》、《唐代故事》等。
  2. 孙良(1910-1997):孙良童年时代居住的科尔沁草原,七岁就开始学琴。随着学习的加深和不断的实践,他认识到中音四胡存在一些不足,它的音色少,音区低,音域窄,不能像竹笛或马头琴一样单独演奏,这使得中音四胡在演奏上有了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多年对四胡的学习,演奏和实践,经过长期努力,认真钻研,多次试验,孙良成功制作出一把声音高亢,明亮;得心应手的高音四胡。这把高音四胡可以单独演奏,深受当地牧民喜爱。后来又经过多次改进,制作,使高音四胡日趋完善,很快在草原流传开。创立了蒙古高原高音四胡的正统流派。

《指尖划过的音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指尖划过的音符.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