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介绍人意见 > 内容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法治治理能力建设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3 06:08:52     阅读:


  [摘要]加强基层组织法治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基层组织职能转型的客观要求。要切实提高基层组织法治治理能力,就必须在认识上强化法治意识,坚决摒弃人治观念;在决策上严守法治程序,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治理上依靠法治手段,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发展上善用法治方式,用法治规范发展。
  [关键词]基层组织;法治治理;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5)01-0029-0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把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必须加强基层组织法治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组织法治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基层组织职能转型的客观要求。法治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一门基本功,因为依法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依法办事是取信于民的基本途径;依法治理是促进和谐的基本工具。另一方面,加强法治能力建设是巩固基层政权的基本保障。
  现实当中部分基层组织统揽全局特别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主要在于不会运用法治手段协调关系、处理矛盾。有些基层组织决策能力欠缺,其根源也在于法治能力欠缺。决策中的“三拍”、“一言堂”现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逼民致富”行为等,都能从基层干部不信法、不懂法、不守法上找到根源。少数基层组织执行能力不够,究其原因还在于法治能力不够。比如有的无视法纪搞拒绝执行,致使本来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有的斜视规定搞变通执行,致使本来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政策走样变味;有的轻视民权搞截留执行,致使本有成果却得不到充分体现;有的藐视法律搞臆断执行,致使本应平息的事件被激化扩大等等。
  一、基层组织在认识上必须强化法治意识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坚决摒弃“人治”观念,避免将法治形式化、手段化、部门化等错误倾向。基层干部能否直接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地发生具体行政行为,基层干部能否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直接影响着法律在群众中的威信,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信心。基层干部中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甚至徇私枉法现象还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在碰到诸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计划生育、教育医疗、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拖欠工资、黑车营运、社会治安、民间纠纷等难点、热点问题时,还习惯于用“老路子”“土办法”去解决,甚至“卖关系”“送人情”,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导致社会矛盾增加,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需要把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以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依法办事的极端重要性,着力强化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真正把依法办事作为行动自觉和行为准则。在学法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法律知识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还要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在学法上学了不去用、学了不会用的问题,增强法律知识考试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在抓好年度法律知识考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机制、拓宽范围。同时要把法治水平和法治状况纳入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之中,作为干部评先评优,进退留转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法治考核在基层干部谋发展、搞建设、抓稳定上的导向作用。还要将法治能力与干部任用挂钩,每个基层班子配备几个法律上的明白人。除此以外,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着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法治观念,努力形成全社会充分相信法律、正确运用法律、自觉敬畏法律、严格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12348法律咨询专线及电子网络平台,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为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化、便利快捷的法律服务,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把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用合理、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依法治校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使法律知识广泛传播,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在抓基层治理的工作中,要按照“理性、和平、公正、文明”的要求,坚持“民意、民安、民上、民和、民生”的导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手段来解决基层的社会矛盾和各种纠纷,真正引导群众按照正确的途径、法治的手段、理性的态度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解决老百姓“信访不信法、信人不信制度”的信心问题。
  二、基层组织在决策上必须严守法治程序
  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通报等制度,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按法律法规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合情合理合法办事,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的公信度、满意率。强化执法监督,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引导、规范和监测,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守规范、违法要查处、违规要问责的执法管理体系。推行民主决策、专家咨询、民生事项公证听证和重大事项通报等制度,充分吸收社情民意,加强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基层政府必须严格依据“权力清单”行使权力,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基层法院和检察院应该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自觉运用法律机制抵制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加强对基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和监督,保证其合宪性和合法性。通过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机制强化对基层政府行使公权力的制约。
  基层政府应该在增进基层人民福祉方面积极作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均等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议事规则要严谨。要根据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把“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基层化、实际化,制定一整套便于基层操作执行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增强议事规则的适用性。二是合法性审查要严格。从基层治理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基层党组织决策和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审查,重点要放在对管理行为的审核上,放在对管理过程的监督上,放在对不合理行为的纠错上。三是责任追究要严肃。在基层,要落实好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基层组织造成的决策失误,既要及时纠正,也要严厉追责。石家庄市在《关于充分发挥律师在法治政府建设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中要求:组织律师参与政府法律顾问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与律师执业机构签订专项法律服务协议,组织律师参与依法行政的有关工作。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应当通过咨询会、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律师的法律意见和建议。在政府重大工程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民生工作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论证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律师参与,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书,进行法律论证。该意见实行以来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法治治理能力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法治治理能力建设.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