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团申请书 > 内容

幼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导向与实践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06:35     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实现幼儿教育跨越式发展、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要求的核心要素。文章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从幼儿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出发,针对现阶段幼儿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详细分析和论证了幼儿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幼儿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13-03
  
  
  1、幼儿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学前教育不断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而凸显,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师范教育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在幼儿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火爆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看到,现阶段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在研究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专业技巧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资的要求完全相适应。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培养是幼儿教师成长的最主要途径,而幼教专业课程则是幼儿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改革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使之更符合现阶段师资培养实际,逐步形成完善的专业培养标准,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幼儿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1结合幼儿教育实际,突出实践技能在幼儿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师培育模式的传统影响,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模式占据重要地位。有学者根据社会要求以及学生的现状,针对职业教育特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16字工作方针:“理论够用,加强技能,注重德育,一专多能”。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幼儿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围绕这16字方针,在教学实践中降低理论要求难度和水平,突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突出综合技能的发展。
  2.2适应托幼机构对人才的要求,从对用人单位所做调查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的分析,大批托幼机构和幼儿园对幼儿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集中在个人的专业素养上,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技巧等方面。同时,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个人基本素质也是用人单位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
  2.3课程改革应以实践为导向,幼儿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是毕业生素质不高的重要因素。追其原因,其实是课程的架构方面出了差错。错误的原因是先通过一个假想的理论,使学生去学习有关的理论,然后在再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理论和实践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理论学起来比较简洁容易掌握,而实际问题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情景性。因此不能简单的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方法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纯粹的理论学习无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发展。
  2.4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变革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十条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应该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将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权威”转为“支持的朋友”。教师角色的转变更有利于培养对象的理念转变,帮助她们深刻理解《纲要》精神,领会幼儿教师角色意识。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认识应用于幼儿师范教育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贯彻和渗透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对未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5改进和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提高教育水平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吴刚平的分类方法,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针对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有关课程资源主要指学生学习、获取或内化的对象(素材性资源)和决定课程实施范围、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环境因素(条件性资源)。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幼师教育课程改革应对原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的有关教科书进行修订,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力量,针对幼儿教学实际编写相关专业技能教材,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同时在学校加强课程应用环境建设,不断加大舞蹈教室、电钢教室、电子琴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力度,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物质准备。
  3、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为此,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在课程改革中,应尽量渗透这一思想,做到多管齐下,整体优化。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3.1加强师资培训是课程改革的前提与基础。教育思想先进、教学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幼儿师范学校应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在教师培训、教师实践、学历提高、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3.1.1教师基本能力培训常抓不懈幼儿师资培养机构应不断针对教师的专业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例如各种了解学科前沿的学术会议、教师基本功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通过不间断的培训使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能力、专业学术水平等方面有所提高。
  3.1.2实施教师顶岗实践制度,增强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密切与企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緊跟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全方位掌握企业发展信息和实践操作要素,切实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有关精神,各幼儿师范学校应根据要求精神建立专业课教师一线顶岗实践制度,安排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教学一线顶岗实践,时间不少于两个月。
  3.1.3.通过学历进修提升教师学历层次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幼儿师范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师资培养机构应不断加大对教师学历提高的关注度,通过引进人才、教师在职学历教育、高校访问学者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
  3.1.4大力鼓励教育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教育科研研究简称教育科研,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因其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任务的双重性、研究内容的继承性、研究活动的创造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等特点,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切入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幼儿师资培养机构应通过各种相关措施,突出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引导教师将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推动力量。
  3.2完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中心和关键。

《幼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导向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幼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导向与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