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团申请书 > 内容

浅谈全球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8:45     阅读:


  摘 要: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促使国际社会交往频繁、影响加深,带来了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碰撞,给高校德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德育内容需要结合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德育方式至今还处在一种传统的“灌输”模式之中,不符合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德育授课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德育对象的价值观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的主导价值观的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些挑战,并进行反恩。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高校德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64-02
  
  20世纪80年代,西方提出全球化概念并开始研究全球化问题,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和思想流派。进入20世纪最后五年全球化迅速成为世界流行话题并广为谈论。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全球化正在席卷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已经从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和文化层面,也深深地影响着高校的德育。
  
  一、全球化对高校学生德育的挑战
  
  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称。它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托,也是社会意识形态转型敏感所在之一。全球化的到来客观上导致了道德转型,传统道德观和价值体系受到一定的冲击。
  首先,从高校德育的内容上看,中国加入WTO后允许其他成员来华开办合作办学性质的教育机构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在合作办学中控股。近年来,国外教育机构通过网络教育、函授教育、来华直接办学、外籍教师来华任教等多种形式陆续打人中国市场。不可否认,这将促进中国教育朝多元化发展。但是一些西方国家趁机推销其政治模式、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和腐朽堕落的色情文化、生活方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中国大学生主体价值的失迷、人生理想虚元和生活趣味的庸俗等不良现象,严重违背中国德育以共产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国外道德教育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充实新的道德内容、道德标准来为中国的德育服务。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
  其次,从高校德育的方式上看,传统的高校教育往往延续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德育作为一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不去研究学生喜欢什么,反感什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异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文化汹涌而至,习惯于被动接受灌输的学生对信息的把握在量上和质上超过教材,在时间上领先于教材。如果教师仍采用灌输和说教不但起不到预想的教育结果,还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和改造德育授课模式迫在眉睫。
  再次,全球化背景下的德育对授课老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出现多样化,互联网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网上信息覆盖面广,几乎无所不含,而且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授课教师处于一种信息劣势的地位,掌握的知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过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在课下备课上多下工夫,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多元文化形态下德育对象的价值观发生重大的变化。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西方国家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模式不断涌入。这些国家抓住这一天赐良机试图向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中国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中国一贯倡导集体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强调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但是,受西方所倡导的个人主义至上原则的影响,重视个性发展、注重个人的合理利益、讲求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利的价值观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导致了中国的主导价值观的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削弱。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的应对
  
  高校德育的主旨在于导人以善,使人在至善的追寻中活得更有意义,与他人、与自然相处得更为融洽和谐,使人得以构建更为完美、充实的精神世界,彻底抛弃异化的要素,实现人的真实性,维护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全球化给德育带来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中国的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都要与其他国家、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学习,由封闭保守走向开放融合。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在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自己德育方针的同时,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成果和进步观念,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德育的成功经验,在世界视野中推进高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
  德育不是道德知识的教学,摒弃把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做法。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渴望得到周围人们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机会,如通过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辩论赛、德育影片赏析、情景小品表演、团队游戏、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发挥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使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全,把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德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德育教师要具有更加开放的意识和广阔的视野,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要注重学习吸收贯通。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思维模式,要及时获悉国内外德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学生实际,不断更新、丰富知识储备,拓展、优化新的认识领域和知识层面,尤其要加强对多媒体、因特网、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媒体知识的学习。最后要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形成和巩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师德观,丰富和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
  正确看待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价值观冲突。从单一的价值到价值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存在价值冲突是社会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我们要正确认识价值冲突的社会意义,科学地对待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价值冲突。价值冲突对于学生认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实现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与认同,选择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只有在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对他人的同情,与他人沟通、对话以及达成某种共识进而合作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周成名.全球化与共生时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2]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6.
  [3]戴海东.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4]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鲁 杰.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朱爱东.信息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4).
  [9]张晓慧.金球化思潮[J].国际资料信息,2003,(2).

《浅谈全球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全球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