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团申请书 > 内容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11:30     阅读:


  [摘 要]面对新时期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提出应该重视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并提出我国高校德育应强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尊重学校历史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教育;思考
  [作者简介]冯海伦,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174-03
  
  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机构,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养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人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是在个体发展、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随着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问题和危机,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受到转型期社会文化的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弱化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
  
  一、对隐性教育的认识
  
  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教室里的生活》一书中首次使用了“隐性课程”一词。隐性课程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获得了课本以外的非计划性的知识,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随着对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隐性教育”也在学界得到普遍关注。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具有影响方式的间接性、隐蔽性,传递方式的多样性,涉及范围的广阔性,发挥作用的持久性等特征。隐性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它在学校德育中将发挥独特的作用,与我国学校德育特别注重道德观念的灌输不同,国外德育更重视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如日本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盲行举止,美国学校重视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主要指学校物质环境,如校园建筑设施、教室布置、环境绿化等;精神层面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风校纪、学术氛围、校园历史和文化传统、师生关系等等。本文希望对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能对大学德育有一定帮助和启示。
  
  二、对当前高校德育现状的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身心逐渐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关心国内外大事,认同和拥护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但存在信仰缺失和迷茫现象;凡事希望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追求自主、自强的独立人格,但过于注重自我,集体意识淡薄;价值追求多元易变,甚至步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误区;对己对人道德标准不同,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脆弱;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政治意识淡漠。政治方向模糊;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又带有盲目的自我优越感,缺乏忧患意识和诚信意识。”由此看出,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日趋完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仍没有形成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仍缺乏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说明了大学德育在许多领域还需要不断改进,一方面应提高德育工作者对德育价值的认识,道德教育的终极意义、归宿价值还表现在它要使人回归为一个真正的人。道德教育晓人以生活的意义、人生的终极追求,使人们从驱使人产生异化,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受主义等等各种不正确价值观念与准则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应重视学校德育中隐性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二)文化的渗透性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学校德育不是孤立的,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社会文化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十分密切。文化传统、文化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文化的渗透性也决定了社会文化对高校德育过程、内容和方法具有深刻影响。校园师生、工作人员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性,教育选择的文化体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给我国社会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变,同时高校德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冲击,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大学校园中盛行一时,“本属于经济领域中的市场法则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泛化和僭越,人既成为经济人、经济动物,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就几乎成为人与社会在一切活动中运行的通则。市场法贝。也成为大学校园中普遍运行的通则,直接影响着大学师生的人际交往。
  
  (三)传统德育模式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仍以传统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强调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主要采用理论灌输、规范限制的方法。灌输德育以其主体的主体性及自主活动缺失、德育实践与生活脱节、德育过程知性物化和师生人格分裂,而成为一种“失真”的功利主义德育,一种与整体教育相剥离的分离德育,一种把受教育者当作物的物化德育,一种强调德育驯化作用和工具意义的驯化德育,一种把鲜活的道德实践转化成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学习的知性德育。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两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要渠道,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教育方式上偏重于道德规范和理论的灌输,不仅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教学过程中还严重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身心特点,最终导致的德育后果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言行不统一。这些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由于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导致了高校德育实效性弱化的现状。正如鲁洁先生所言:道德的培养离开了它的“根”,所能形成的道德品质也只会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木,为此,人们或是机械、盲目地服从(规范),或是在无外在制约、管束下的放纵、盲动。
  
  二、隐性教育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强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指学校的建筑设施、校园绿化等。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学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承载和体现着学校的教育理念。良好、独具特色的大学物质环境会对大学师生的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调整和规范作用,当人们身处整洁、优雅的环境时会无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同样,当师生漫步在充满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学校物质环境中,会无形中强化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每一所优秀的大学都有其体现学校特色和历史传统的建筑与设施,作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摇篮。牛津大学的校园建筑就很好地延续了本校的人文历史传统:大学博德利图书馆二楼的“汉弗莱公爵图书馆”基本上保持了500年前的原貌,规模宏伟的基督教堂学院是17世纪内战时期国王查理一世的大本营,而具有鲜明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基布尔学院则是19世纪思想家和天主教徒纽曼领导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