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语文学案 > 内容

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6 06:19:06     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以“双导师制”为主要特征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这种培养模式中的 “双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制度建设、导师合作、资金投入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这能为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双导师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043-03 一、引言
  我国硕士研究生队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当年报考人数的63500人发展到2013年报考人数的176万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他们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一般在职攻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工学硕士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为弥补工学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特点,2009年教育部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工程硕士正是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是改变工科学位类型单一化的状况而出现的。
  与工学硕士相比较,工程硕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双导师制”,即给每位工程硕士研究生配校外导师,让工程硕士研究生接受来自不同厂矿企业、具有不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指导,弥补校内导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或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等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来担任职业导师,有利于研究生在读期间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因此“双导师制”不但是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形式上的显著差别,也是工程硕士的“灵魂”。由于其起步晚、发展迟等客观原因,我国工程硕士的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近几年刚招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从形式上看,虽然它有工学硕士“学历证和学位证”的双证,也采用了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制”模式,但不能简单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是工学硕士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叠加,否则远远背离教育部当初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初衷。
  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各培养单位正在探索之中,容易受到发展相对成熟的工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影响,按照工学硕士的标准来培养: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等同于工学硕士,就失去了设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意义;同样也不能照搬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否则会降低培养标准,研究生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不但要与工学硕士、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相区别,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自身发展的培养和考核机制才能达到办学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双导师制”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培养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合作来培养研究生,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工程硕士的“双导师制”没能真正落实到位,大多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中,能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国务院学位办对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调查显示,能够完全落实“双导师制”的单位仅够半数(52.8%),对在读工程硕士的调查也显示,学校与所在单位能严格实行双导师制者不到半数(42.3%)。由南京邮电大学李景元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校、企导师间没能体现出合作优势,高达86%的学员认为“双导师制”在自己的学习阶段没起到什么作用。大多数培养单位有工程硕士“双导师制”之名,无工程硕士“双导师制”之实。对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在职的优势或多或少能弥补缺乏校外导师而影响其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局限;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他们大多从应届生中入学,没有真正的“双导师制”的支撑,其培养的效果与传统的工学硕士并无区别,直接影响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违背了教育部增设工程硕士的初衷。
  (二)工程硕士导师遴选、考核等制度的欠缺
  目前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考核、指导模式等基本制度仍然沿用工学硕士,由于工学硕士的培养与工程硕士侧重点不同,其导师遴选、考核等一系列制度用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不太适合,极易成为制约工程硕士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各大高校对申报硕士生导师科研的要求量化到实际则变成科研项目和文章数量的衡量,这一制度用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评选上很容易将一些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校外工程技术人员拒之导师队伍之外,而年年增招的工程硕士又急切需要数量相当的校外导师来指导。现各培养单位都存在这一矛盾:一方面,具有实践工程创新能力的校外导师欠缺;另一方面,由于导师遴选办法导致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人员不能进入导师队伍,所以沿用以往的遴选导师模式无疑会成为制约工程硕士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各培养单位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合适的工程硕士导师遴选、考核制度。
  (三)校内、外导师的合作问题
  工程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都是非培养单位的职工,如何对校外导师进行管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如何一起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等这些都是各培养单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双导师制”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培养单位在《意见》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借鉴、吸收国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进做法,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在《意见》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及合作上有很大自主权,但《意见》中缺乏一些硬性规定及具体考核指标,授予培养单位“双导师制”的灵活发展空间,缺乏一定的监管政策又很容易将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浮于形式,在现实各种困难面前最终还是走工学硕士的培养思路,仅是换个名称而已。“双导师制”突破传统研究生培养的局限,但校内、外导师如何合作,校外导师如何管理等,在缺乏硬性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各培养单位都面临着新培养模式的考验。
  (四)工程硕士资金投入的欠缺
  目前各高校对导师的考核,主要是从科研项目及成果、论文数量及质量等。就研究生培养而言,工学硕士的培养思路与学校评价机制更加贴近,学校的各项投入更多偏向了工学硕士,有利于工学硕士的发展。而工程硕士的实际应用能力短时间内很难见效,也不容易被量化与考察,往往被各培养单位所忽视。教育部出台的工程硕士培养相关文件对工程硕士的应用能力也缺乏相应的具体考核指标,所以实践创新应用能力在现实需求中往往被量化的文章、项目等形式取代,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又回归到工学硕士的道路上来。缺乏相应资金的投入,工程硕士的培养捉襟见肘,其发展必需的各项配套建设就会滞后,相应的配套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需求,必然会使其停滞,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三、对策与措施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工程硕士“双导师制”作为一种较年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涉及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制度建设上看,“双导师制”的实现需要有一套自上而下且被社会认可的考核评价体系,各培养单位以此为准绳,作为培养人才的自我考核标准。从经济层面上看,校企双方合作培养人才产生的效益需要一定周期,在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可以给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笔者则从自己本职工作出发,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微观视角研究“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制度建设、导师合作、资金投入等问题的对策。

《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