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数学学案 > 内容

四维互动: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模型构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7 06:15:50     阅读:


  [摘要]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是指参与培养卓越教师的大学和中小学校等不同层级的组织和人员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合作的方式和过程。主要包括动力激发、协同治理、协作执行和评估反馈四维机制。其中动力激发机制包括利益共享、持续激励和环境优化;协同治理机制包括构建治理组织、规范组织运行、制定治理制度、配置共享资源;协作执行机制包括协作修正目标、协作开发课程、协作优化流程、协作实施教学;评估反馈机制包括多主体评估反馈、多维度评估反馈和全过程评估反馈。
  [关键词]教师教育共同体;卓越教师;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300430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卓越教师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新常态。2014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培养卓越中小学教师——“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的目标,并要求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
  《意见》颁发以后,许多高师院校推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并扎实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分类培养卓越教师的新模式,构建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新机制。本研究以经教育部确认的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样本,以中国知网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刊发的“卓越教师”相关文献为基础,并参照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工作会议资料汇编,构建了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模型,以期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院校和同行提供借鉴。
  1“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核心概念的界定
  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是参与培养卓越教师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等组织及其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是促进、制约、维系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系统化、制度化方法的总和。卓越教师协同培养机制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以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教师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UG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平台,以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校 “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为基本方式,以动力激发、协同治理、协作执行和评估反馈四个向度为基本框架(关系如图1所示)。
  其中,动力激发机制为“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提供动力源,协同治理机制为“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奠定组织基础,协作执行机制为“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指明实操路径,评估反馈机制保障“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始终指向既定的目标。四维机制耦合互动,实现“UGS”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
  2.1动力激发机制
  动力激发机制是指“UG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充分调动各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造性地开展卓越教师培养工作,提高职前教师专业素养而采取的各种授权、赋责和惠利的方式和过程。动力激发的主要实现路径如下。
  1) 资源共享。“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资源是共同体场域内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包括人、财、物等。但开展合作之前,这些资源都“各有其主”,也“各为其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就是在原有“旧主”之上建立一个更大的场域,并构建了一个更大的“新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这就使原先那些“各有其主”的资源——大学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智力资源、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以及中小学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备和教学情境资源等成了“UGS”的公共资源,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二次集聚。但这种“二次集聚”,并不是简单的“1+1+1=3”,而是“1+1+1>3”。因为在资源的“二次集聚”过程中,共同体对“UGS”现有的各种资源除了直接“拿来”,还会进行甑别、选择甚至是改造,这样,原有的资源就会产生“增益”——“教师教育利益”[1],这是教师教育共同体有效运行的主动力,资源共享的方法途径有四种。
  第一,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对接“UGS”三方发展规划,整合、拓展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按照各学校的优势,分学科建设实践基地,既作为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又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用优质教育实践基地“倒逼”“UGS”三方协同培养职前教师。
  第二,共建教师队伍。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协调下,大学可以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教育者到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交流和合作,在中小学教育现场汲取行动智慧和实践智慧,提高自身的教师教育素养;中小学可以选派特聘导师或骨干教师到大学进修各种课程或提升学历层次,丰富教师的思想智慧和理论智慧,提高在职教师专业素养和指导职前教师的能力。这是用“异质性”优质资源吸引“UGS”三方協同培养职前教师。
  第三,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大学善于科研,中小学长于实践,两者结合,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激活。“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可以组织导师以指导职前教师的论文为契机,选取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小问题,组织职前教师和中小学特聘导师开展联合研究,既可以提高职前教师学位论文质量,也可以带动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高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使中小学特聘导师指导职前教师的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第四,共享各类学术资源。为了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各师范大学建设了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库、案例教材库、中小学精品课程库等资源库。这些资源既可以用于职前教师培养,也可以用于在职教师继续教育。“UG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立以后,大学应将此类资源向“UGS”教师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开放,以增强参与合作的中小学教研员、教师的身份认同,激发他们的团体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的热情。

《四维互动: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模型构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四维互动: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模型构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