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物理学案 > 内容

新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中国基础教育制度性变革的思考(下)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8:12     阅读:


  就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而言,当前要实现“回归”,要抓住“三个核心”: 一是通过综合改革实现回归;二是通过治理转型实现回归;三是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回归。
  1. 通过综合改革实现回归。主要通过综合改革,具体回答教育活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力图通过教育过程的变革,引发教育结果的改变,提高教育质量。基础教育要解决的是“被成长”“被发展”“被学习”的问题,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学习与成长的过程苦不堪言的状况。当前我们要抓住课程、教材、考试、评价和教学改革等关键环节。第一,课程改革是根本核心。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从立德树人出发,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主要是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修订相关学科教材。着眼点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第二,教材改革是关键部位。编写、修订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进一步提炼和精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避免内容偏多、偏深。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第三,考试评价是推动力量。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组织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的绿色指标体系。第四,教学改革是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基本途径。实现从班级授课制到教师讲授、小组探究相结合的转变、实现课堂从讲坛到论坛的转变、实现学习从碎片化到整体化的转变、实现教育学生从记知识到做事情的转变、实现教师从讲师到导师的转变。要坚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与交流;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不断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坚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鼓励和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把教师的教用在刀刃上,用在解决影响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真正实现少教多学;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
  2. 通过治理转型实现回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9次提到“治理”;全会通过的《决定》则有24次出现“治理”一词。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凸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治国方略的转型,管理主体是一元的,治理主体是多元的。管理是垂直的,治理是扁平化的。管理带有随意性,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管理常常是单向度的,治理是体系化的。如何实现基础教育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适应教育形势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改变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的管理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治理理念,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基础教育要回答好六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面向绝大多数人还是面向少数人的问题。
  第二,要解决单一发展方式还是多样化发展方式的问题。(也可说:要解决满足单纯升学需求还是提供满足多样特色需求的问题。或者说:要解决提供单一产品还是提供多样化资源的问题。)
  第三,要解决提供公平、无差别、非竞争的公共产品还是提供稀缺性、有竞争的公共产品的问题。
  第四,要解决自主创新发展还是被动应付发展的问题。
  第五,要解决自拉自弹自唱还是管、办、评分离的问题。
  第六,要解决低标准区域均衡还是高质量差异发展的问题。
  回答好以上六个问题,就会从根本上理解基础教育新的治理理念,就会把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落实好。
  从管理到治理,就是政府履行职责方式的转向。教育是政府公共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块,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的稳定所在;教育的改革又极为复杂,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人发展不平衡与教育公平原则以及教育和经济、社会、人口等领域关系之间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政府所负有的教育管理责任和履行的职责方式必须转向。政府要更好履行职责,成为服务型政府,必须从大包大揽的单向度管理转向政府、社会与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从管理走向治理,政府要按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角色,对教育发展要有敏锐的判断。
  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六个问题:
  第一,政府是面向所有人的政府,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基础教育也是这样,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甚至是全部受教育者的需求,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都是普及性的大众教育,不能办成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有的地区把很大经费投入到示范学校,而薄弱学校改造进度很慢;把高中升入重点大学人数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这都是违背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宗旨、违背教育规律的。
  第二,政府要面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不是单一的产品。要给每个受教育者更多的教育选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之所以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因为教育发展的现实结果与理想目标存在巨大反差。普通高中教育必须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的目标,推动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满足不同孩子的受教育需求。

《新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中国基础教育制度性变革的思考(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中国基础教育制度性变革的思考(下).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