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生物学案 > 内容

浅谈学分制下高校教务工作的新模式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6 06:16:09     阅读:


  摘要: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正在推行学分制,这是高教教务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极大地提升了教务工作的难度,并对教务工作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学分制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这项改革为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在学分制下教务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教务管理
  随着高校全面实行学分制这项改革的推进,作为教务工作一线的管理者、服务者,高校教务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工作中的考勤形式、考试方式、选课制度都在该挑战下受到极大的冲击,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资源的重构都也都面临着进一步的深入优化,那么在新的学分制运行条件下,如何做好教务工作成为了高校管理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学分制的特点
  “学分制”顾名思义就是以学分来衡量和考核一个学生是否完成学业的标准,目前,高校所推行的学分制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并获取一定学分,最终累计学分和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最低学分和后方能申请毕业。传统上千篇一律的课程设置模式埋没了学生某方面的特殊才能,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不能培养出创新性的人才,而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其有利于发现并深入挖掘学生的特长,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1.学分制有利于挖掘学生的特点
  每个学生的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智力水平、生活方式,从而造成其对课程的兴趣点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扩大学生的优点,只能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才。然而在学分制的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样,在修满一定学分的前提下,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延长修业年限来完成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学习程度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选修多门课程获得较多的学分甚至提前完成教学及计划,提前申请毕业。此外,各式各样的选修课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挖掘他们的特长,并且结合他们的实际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2.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位任课教师可能要承担多门或者专门的课程,该门课程只能够由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计划外的学生则不能够进行选修,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较少的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和学生极多的教学班的任课教师课时数相同但工作量不同。如果实行学分制,让教学计划中教学班外的学生进行进行选修就能够使教师的工作量在班级人数上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此外,教学计划中某些课程的课时数较少而有的课程课时量较大,这样就会造成某些任课教师在某一学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如果实行学分制,课时数较少的课程可以在某一学期根据学生需求开设多轮,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资源的浪费,又可以使学生的受益面得到扩大。
  3.有利于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教学条件下,学生只能够学到其本专业的知识,忽略了多方位的全面发展,而学分制的实行则能够带动学生跨越专业领域选修课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修课程,最终实现多元化发展。此外,学分制的实行也能够激发任课教师开设多门选修课,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及理论研究成果带入课堂,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多元化、立体化的全方面发展。
  二、 学分制为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学分制的实行固然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一定的好处,对于学生来讲,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培养;对于教师来讲,优化了教学资源,使教师得到合理的配置。然而,种种好处却为学分制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1.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难度加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务工作者和任课教师的工作往往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的,其每年对于课表编排、教师分配、成绩管理只是单纯的重复即可,教学对象也相对固定,然而,在推行学分制之后,各专业将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开设跨专业甚至跨学院的选修课,这样,教学对象的扩大化造成学生数量难以确定,教学班级难以编排、教师资源难以分配、教学时间难以划分等诸多问题,给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学生选课人数上的平衡性难以掌控
  学生由于心智上还没完全达到成熟,在选课时往往出现盲目的状态。有的教师资历深,年龄大,学生可能就会趋之若鹜,教学班级人数就会达到饱和,有的教师可能刚刚上岗,资历较浅,可能教学班级就会出现门可罗雀的状态。此外,现在的学生对于选课的目的也存在多元化,这样也会造成教学班级人数上的不平衡。比如,有的选修课教师期末打分较高,那么学生可能为了获得较高的成绩就会忽略自身实际需求选修该门老师的课程,有的教师管理相对严格,期末考试打分相对谨慎,那么可能他的课程也就会造成无人问津的状态。学生选课人数上的不平衡使学分制工作的推行难度加大。
  3.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加大
  在进行选课的过程中,学生的选课往往是盲目的,缺乏指导性的。由于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有限,教务员和辅导员在选课初期对于学生只能起到宣传和动员的作用,那么也就造成学生只是根据某一课程的名称进行选课,并不能真正了解该门课程的实际内容,最终造成误选,甚至造成开课后因缺乏兴趣而导致失去该门课程的学分。例如,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注重“交际”二字,以为该门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很强,但实际上,该门课程教授的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些理论和技巧,其余学生的预判造成不对,某些学生可能就会中途退课或者干脆在期末考试中缺考,失去学分。学生的盲目选课使学分制的推行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三、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教务工作的新方法
  学分制的推行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发展新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修课程,提前或延长修业年限,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等等,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同时也在另一方面,激发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创新课程内容来吸引更多的学生。然而,学分制的推行在实际操作情况中也遇到了诸如教学组织和管理等问题上的瓶颈,那么为了使学分制得到顺利进行,高校教务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出新的工作模式。
  1.以服务师生为目的,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深入,教务工作者必须要转变工作思路,以服务全校师生为目的,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环节。在编排课程时,教务工作者要具备统筹兼顾的能力,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合理的对课程进行安排,同时,要熟悉本学院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对于学分较低的学生,要加强关注,帮助其通过选课按时完成修业年限,对于重修、补选的学生要灵活的指导其安排课程时间,避免课程冲突。
  2.创新评奖评优机制,搭建新的考核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奖学金是根据学生所有课程的平均分来评定,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则要考虑学分值的大小,现行的学分绩点制度这一新的考核体系为学分制条件下的奖学金评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学分绩点即所有所学课程的成绩乘以该门课程的分数的总和除以学分的总和,这一形式既考虑了课程成绩又融入了学分的重要性。
  3.利用新媒体为平台,开拓新的工作思路
  通过网络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课,这样既缩小了时间成本又保障了选课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教务工作者也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课程编排、成绩录入,同时,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全校学生的选课情况及教师资源等,能够对于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此外,教务工作者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平台将教学计划和课程简介传达给学生,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深入推行,教务工作者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管理水平甚至可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运行,因此,高校教务工作者更要借助此次机会提升个人水平,创新工作思路,真正实现教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编辑∕高伟

《浅谈学分制下高校教务工作的新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学分制下高校教务工作的新模式.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