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化学试题 > 内容

英语专业“零课时”阅读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模式探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1 06:07:28     阅读:


  摘要:“零课时”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对这一动态过程的客观准确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介绍形成性评价的涵义、探讨形成性评价模式在“零课时”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从而完善“零课时”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引言
  近年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师生互动的“零课时”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受到普遍重视并广泛运用于各类学科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中。“零课时”教学模式的理念首先来源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根据这种观点,课堂教学应该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团队协作,任务教学法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如何对这一动态过程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零课时”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形成性评价策略。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是由斯克里文1967年所著《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是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
  教育评价的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比较系统的当推泰勒的观点,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课程和测验编制的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在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区别开来,泰勒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根据泰勒的理解,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
  布卢姆在《教育评价方法指南》中认为,形成性评价是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握到的中间成果来修正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指导或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它不仅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重视师生间的交流。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不断自我纠正、进步的过程。
  2形成性评价策略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在事物发展进程中所作的评价,是具有反馈功能,其目的是监督事物的发展,并调整、修正发展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而这一评价方式契合了“零课时”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评价能力培养这一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同时,形成性评价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评价策略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2.1形成性评价指标多元化。针对英语专业“零课时”阅读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方案,形成性评价应采用与教学方案相匹配的评价方案,即形成性评价所要评价的内容组成及其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形成系统的指标体系。
  以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3级1班和2班的《英语阅读》课程为例,一年级下学期的“零课时”教学方案如下:
  教学组织:每班成立学习小组,每组成员4-6人,每组推举1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班级成了QQ群,用于教师网上答疑和师生互动。
  阅读任务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阅读策略、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定下该学期阅读任务为:
  (1)经典作品阅读:内容为英语经典名著,教师列出必读书目,共计八部。
  (2)兴趣阅读:学生从教师推荐的报刊杂志上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主题和阅读内容,每周不少于1000单词的阅读量。
  (3)任务阅读:教师规定主题,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阅读,期末上交小不少于1500单词的小论文。
  教学活动安排:每周一次小組讨论交流活动,活动内容为对阅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交流讨论,发言方式为组员个别发言和组员代表发言,发言代表为组内轮流制。
  根据教学方案做出形成性评价方案(满分80分):考勤(10分)、经典作品阅读(30分,分三次对该部分内容进行阶段性测试)、兴趣阅读(20分,评定依据为2次读书口头报告)、任务阅读(10分,评定依据为学期论文)、小组活动(10分,评定依据为小组发言情况)。
  2.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作为教育评价的另一种形式,终结性评价又可称为总结性评价或事后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为了进行分等、鉴定或者对课程有效性而进行的评价,一般采用考试形式,以考试成绩对学生在特定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往往以某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参照对象,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与形成性评价相比,更加重视学习成果,注重知识累积和技能展示。
  从表面上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不同的方式,两者的不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而是评价目的、评价功能的不同,然而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但单纯的形成性评价仍不能全方位地实现评价的高效度和高信度结合效果,所以形成性评价需要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中既关注学习过程,又注重学习结果。根据“零课时”阅读教学中学生为活动主体的特点,建议该课程的评价比例为:形成性评价(80%),终结性评价(20%)。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阅读情况,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帮助师生有效调控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不断修正、完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2.3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化。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反馈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反馈出教学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反馈信息,梳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调整、修正教学方案非常重要。
  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收到学习小组长及学生反馈信息:必读书目中个别经典名著难度大、阶段性测试时未能按时完成规定阅读内容、教师对学生阅读进程监管不够到位、对兴趣阅读进行口头报告时有学生仅仅根据文章摘要进行汇报且语音口语较好的同学相对得分较高、小组发言得分难以量化等问题。为更为深入了解学生反馈信息,期中增加了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方式搜集到更多信息。
  此外,在处理评价过程中反馈信息时注重师生交流,增强反馈信息有效性。
  2.4根据信息反馈进行调整、修正。在对反馈信息梳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及时调整、修正教学方案,以期达到“零课时”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针对学生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调整必读书目中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过大的作品、提前划分阶段性测试考查内容、教师通过抽查学生读书笔记、个别提问等方式加强对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和督促、在对学生口头报告评判时更加注重报告实质内容、小组发言打分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为主。
  在调整、修正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采用个案研究法,即针对班级某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本学期在“零课时”阅读这一课程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处理。
  结语:形成性评价用于英语专业“零课时”阅读教学的考核方式,契合了评价发展中的事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但这不是唯一的、完善的评价方式,只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注重评价策略,评价指标多元化,加强师生交流,及时调整、修正教学策略与方法,达到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才能完善“零课时”教学模式,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英语专业“零课时”阅读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模式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英语专业“零课时”阅读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模式探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