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生物试题 > 内容

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之比较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5 06:23:44     阅读:


  摘要: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单一文化背景下的传统德育存在诸多与当下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主体性德育在顺应现代变革,高扬人本旗帜下呼之欲出。通过两类德育的比较研究,主体性德育凸现出鲜明的理论特征和形态,为继承德育传统和开拓创新提供了研究基础与理论借鉴。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传统德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09-0078-02
  
  当代德育教育家鲁洁教授指出:“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为社会所认可的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是在德育教育中,受教育者应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道德内容要么是成人的道德经验,要么是符合社会本位要求的道德规范,采取的方法也没有把握人性与物性的不同区别。这一现实的存在正是主体性德育呼之欲出的必然要求,要求在对待人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放,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的生活整体融合。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传统德育的应有地位与实际地位不相称。一方面认为德育大于一切,高于一切,德育是万能的,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片面地夸大和强调德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否认、淡化、轻视德育,认为新形势下德育过时了,没用了,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没有把德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2,传统德育在目标的理解、贯彻和落实上存在偏失。德育的培养目标“较多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生活幸福与德育的关系强调得不够”。“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在实践中德育目标没有有效转化,没有认真考虑学生个体需求,而一味地加以套用,造成目标定位的“高、大、空、远”。使培养个体感到望而却步。德育在相当程度上处于“空转”状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缺乏有效贴近现实生活的具体“抓手”,德育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和需求相去甚远,其指导功能被弱化。
  3,传统德育在社会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上存在失衡。传统德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突出了道德教育的工具作用,德育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并形成了以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为主要道德内容和个人绝对服从集体的道德价值观。这利,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衡导致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人学空场”,受教育者被客体化、“物”化,从而导致德育失去了人性的底蕴,屡屡出现为人诟病的“无人德育”现象,以致出现“德育=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德育=理想教育”的过度理想化倾向,“德育=集体主义教育”的观念绝对化倾向。“德育=得分”的功能萎缩化倾向等。这些无视人的需要,忽视人的权利,漠视人的发展的教育,背离了德育的本原和初衷,导致了异化的人,片面的人,依附性人格的人的普遍存在。“当代德育亟待实现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转换。”
  4,传统德育方法陈旧,形式单一。一是重理论灌输,轻行为训练。“灌输作为德育的一种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具有雄厚的历史经验基础和现实的理论基础。”啊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传统德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美德袋”,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二是重共性、单一教育,轻个性、多样性、层次性教育。制定统一教育计划,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统一教育,方法单一,对因材施教重视不多,抓得不够;三是重主观生硬说教,轻民主爱心引导。采取“填、堵、注”和“管、卡、压”的办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教学被认为是“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的教育。
  
  二、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的理论分歧及比较
  
  主体性德育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主旋律,与传统德育存在诸多理论分歧。
  两类德育根源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各自鲜明的特征,现归纳比较如下:
  1,两者所依赖的社会基础不同。传统德育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基础,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生产关系简单,社会处于停滞、封闭状态。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生活信条和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体性德育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价值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2,两者依据的德育理论和价值取向不同。传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德政合一,以德统政的倾向使得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工具性的特征。”只关注人的整体和群体性的存在,无视人的个体性存在,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德育被意识形态化,教条化,理论化。主体性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哲学基础,以杜威、柯尔伯格的主体性思想为的指导,以个体本位为价值取向,关注人的发展需求,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主体性德育是科学人学理论指导和德育思维模式转换的结果,是时代催生和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逻辑。
  3,两者的德育内容和调整范围不同。传统德育注重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以服从教育,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恪守本分为基本标准,以无我为最高境界。“个人是客体,只消极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由个人组成但超然于个人之上,一切权力属于社会,一切义务归于个人。”传统德育主要以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其调整范围。主体性德育以个性教育、责任教育、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并将道德调节的范围延伸至自我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以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出现了对关爱生命、关心自然、关心物种,关心生态环境等道德问题的思想和探索,不仅关注人的个体和类体的发展,而且关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4,两者德育的目的和功能不同
  传统德育强调道德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理论化形态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以培养不逾矩的道德个体为目标,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其功能。主体性德育以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为其本质属性,以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为其目标,改变了传统德育只重视社会性功能而忽视个体性功能的片面性。其培养的人决不是单子式的独立人格,而是共在型独立人格,并促进个体、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5,两者的德育过程和方法不同
  传统德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后来又发展为“转化”理论,认为价值授受是“由外而内”的过程,即成人由外而内地“给予”未成年人以道德价值与规范,其方法是“单向一维”的灌输和说教。主体性德育认为德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统一”的过程,坚持“生成理论”的观点。由此决定了主体性德育在实践中必然坚持教与学关系的民主化,教育内容的价值情境化和教育方法上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之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之比较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