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生物试题 > 内容

浅谈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与融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8 06:13:44     阅读:


  摘  要: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值得中国家庭认真研究、借鉴和学习。中国家庭教育要在借鉴和融合中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理念、新动力、新行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关键词:家庭教育  差异  融合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先生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别林斯基曾谈到:“造就子女成人是一个神圣的职责。”由此可见,中西方教育观都十分看重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然而,受东西方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影响,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崇个性、尚独立成为西方家庭教育的普遍价值认同。在西方家庭教育观念中,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自由的选择和意愿。因此,培养孩子成为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和独立生存的社会人,是西方家庭教育的共同追求目标。基于此目标,西方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孩子个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在学龄教育前就十分注重对孩子自身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鼓励孩子参加劳动锻炼,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发展自身的才能和特长,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与挑战。
  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伦理纲常在大部分中国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基于此,中国家庭中,孩子被父母视为“自己”的,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面责任。他们往往会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从孩子出生到成年,都为他们扫除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与西方家庭崇个性、尚独立的教育观相比,中国式家庭倾向于顺境保护,较少采取逆境磨炼式的教育。在此种家庭教育观的作用下,中国的孩子因此失去了独立应对外界社会的机会和独立面对各种生活状况的能力,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強。
  二、教育方法的差异
  受平等、自由与解放思想的影响,西方家庭教育在方式上重沟通、轻管理。西方国家普遍信仰基督教,每一个家庭里都渗透着包容、爱与沟通的宗教价值观。在西方家庭里,教育往往以平等为基础,家长很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教育方式既严谨又不乏活泼,关心孩子作为个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时,在日常沟通交流中,西方家长侧重民主、正面性地鼓励式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个性和能力,不强迫孩子对自己服从,更希望孩子能主动接纳自己的建议。
  中国家庭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与西方教育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重管理、轻沟通。中国家长往往只关注到孩子的生理需求和生活需要,在衣食住行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情感需要却关注甚少,忽视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意志的磨炼。中国式家长希望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影响和决定孩子的选择,注重树立自己的权威,倡导养成教育,极易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这就足以解释为何中国孩子青春期叛逆现象比西方孩子严重得多。青少年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在中国家庭,由于缺乏沟通以及来自父母的专制管理,青少年的个体意识和独立存在更容易被忽视,孩子会采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追求平等地位,在行为上更加反常。
  三、教育内容的差异
  由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西方家庭教育在内容上显得更为丰富。家长注重孩子在体能、价值观、语言、情感方面的多元发展,利用定期的家庭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知艺术、开拓视野,参加创造性的活动,感受多元的文化氛围。然而,在中国,虽然一直以来推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受现实情况的影响,很多中国小孩到了上学年龄,智力教育以压倒性地优势在素质教育中独占鳌头,唯“分数论”“成绩论”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追求。
  同时,基于对自由的推崇,西方家庭在培养孩子时,注重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世界。他们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创造和想象,对孩子表现出的种种探究行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这种看似无目的的教育却留给了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产生无限的可能。但在中国,家庭教育被局限在一定的框架当中,是否应该做,怎样做,如何做好,都被具体地量化,中国孩子大多都在程式化的遵照执行,失去了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很难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家庭教育存在明显差异。西方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值得中国家庭认真研究、借鉴和学习。中国家庭教育要在借鉴和融合中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理念、新动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创新教育理念。随着全球化社会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庭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中国家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教育思维中融入个性、民主、尊重、包容、多元等时代主题。鼓励孩子自由选择,尊重孩子的自我需求和独立发展,但绝不是放任自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还是要充当“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孩子在有父母引导和建议的范围内自主规划人生道路。
  (2)更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方式的前提绝不是对原有方式的一味排斥和否定,而是对原有方式的改良与更新。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带有深刻的文化根基,属于中庸、内敛型的教育模式。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入和时代的开放,在家庭教育当中,今天的家长不能再是单一意义上的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裁决者,更应该以沟通的方式成为孩子的陪伴者、聆听者和同行者。在很多情况下,中国家长也应该像西方家长那样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聆听孩子的情感困惑和心理需求,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为他们提供正向地、积极地行为指导,而非主观意义上的决定。
  (3)丰富教育内容。在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家长要引导孩子发现多元文化之美,通过接触和体验,形成自身对多元世界的审美感受,并转化为带有自主选择的审美追求。这一过程,从始至终,是孩子基于自我和兴趣的独立的探索过程,主动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知识储备会有选择性地得以丰富,探究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宋晋玲 廉永杰:中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启示[J]天津教育.2007(6)

[2]方志菊 康小健: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探究[J]商情.2016(12)

[3]陈智 赖明会:浅谈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J]教育界.2014(30)

《浅谈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与融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与融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