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地理试题 > 内容

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学校策略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4 06:19:33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dqq/sdqq201401/sdqq20140104-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dqq/sdqq201401/sdqq20140104-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dqq/sdqq201401/sdqq20140104-3-l.jpg
  摘 要:目的:分析江西高校大学生生活现状及自杀意念产生因素,提出应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学校策略。方法:采用统一制定的大学生生活现状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江西高校的320名大学生,采用SPASS 17.0软件和交叉分析方法筛选出相关数据。结果:大学生自杀报告率为10.75%,性别、生源地、经济状况的自杀报告率P>0.05,无统计意义;恋爱关系、年级、家庭关系、是否有朋友自杀等的自杀报告率P<0.05,具有统计意义;课余活动、家人关系和谐、家教方式良好、睡眠质量良好对于干预学生自杀现象具有积极意义;而就业压力、课余活动少,亲属有心理问题等是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 结论:大学生自杀现象由多因素产生,学校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并制定相应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学校策略
  一、引言
  本文的研究背景:自杀现象已成为医学和社会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外自杀是10种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1],在日本自杀则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资料显示,当前15-36岁的青年中,自杀在意外死亡中居第一,而意外死亡占总死因的第三位[2]。 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平均自杀率在9-24∕10万,也就是说,每一万名学生中就会出现一至两名学生自杀现象。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另据媒体报道,2005年,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内,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国外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干预已有100多年历史,而我国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有为数不多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
  本文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抽象概念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统一制定的大学生生活现状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江西高校的320名大学生,采用SPASS 17.0软件和交叉分析方法筛选出相关数据,分析江西高校大学生生活现状及自杀意念产生因素,提出应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学校策略。
  本研究的意义:该研究首先对于掌握江西省大学生的心理生活现状,了解大学生自杀现象背后隐含的自杀意念、产生的社会因素,从而提出切合学校实际的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和学校策略具有现实意义;该研究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减少大学生自杀概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自杀等敏感话题及树立“珍爱生命”意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该研究主要内容:1.分析研究大学生生活现状相关数据,总结归纳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自杀危机状况;2.通过具体案例和统计数据得出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出的各种因素;3.在得出的具体因素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学校应采取的策略。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笔者采用统一制定的大学生生活现状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江西高校的380名大学生,回收问卷316份,回收率98.12%,问卷有效率100%。采用SPASS 17.0软件和交叉分析方法筛选出相关数据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得出结果:大学生自杀报告率为10.75%,这个结果接近石文娟[3]、徐慧兰[4]的研究报道,略低于巢传宣[5]的研究结果。其中,男生为9.129%,女生为10.1%,卡方P=0.024>0.05,研究没有统计意义,但值得一提的是女生选择经常有自杀想法的人数为5人,远大于男生中的0人;生源地、经济状况、自己性格、与朋友关系、学习压力等P值均大于0.05,研究没有统计意义;年级、家庭情况、与家人关系、家教方式、就业压力、课余活动、恋爱关系、睡眠质量等P值均小于0.05,研究有统计意义;另外在问及哪些原因会导致自杀时,197人选择人际关系、175人选择前途与就业问题、152人选择学业问题、95人选择经济问题、91人选择家庭问题、32人选择国家发展前途问题。
  四、自杀危机下的学校干预策略研究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主要指的是针对有可能诱发自杀行为的因素,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最终目的在于预防自杀,减少自杀率[6]因此,学校策略应主要放在学生自杀心理危机前的常规干预。
  常规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朝健康的心理教育方向发展,培训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做好社会转型期学生的价值观干预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运用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得出结论:促成自杀的根本动因来自于社会[7]。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社会转型及经济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外来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中国,对我国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而作为活跃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当代大学生,这种意识形态的冲击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建立心理危机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高校应建立专职、兼职学生自杀心理危机联动队伍,建立由高校、心理咨询师、学院、班级、班主任、班干部、楼栋长信息员、寝室长组成的8级危机联动机制,并对联动队伍人员进行常规培训和预演,提高队伍预判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支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题研究并积极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认真组织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
  每年应做好学生心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帅选问题学生,并对调查结果建档。建立心理咨询室(甚至建立自杀危机干预室)、采取谈心、电话聊天、QQ聊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教育还应与课堂内外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社团活动、专家开导等方式帮助问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此,我们应重点关注单亲独生和单亲非独生学生,问卷显示,这两类人的危机报告率为52.6%。

《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学校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学校策略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