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单元测试 > 内容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迁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1 06:07:05     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促使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性,也就使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呈现多维度、多层次、多主体的变化。本文着重从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的人文情愫方面阐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迁,从而探讨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化 原因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化
  1、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1]。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评估主体主要是有政府组是的专家委员会来实施。而在今天,高等教育评价主体趋向多元化,不仅有中央政府参与,还有省内建立的教育评估院,不仅有政府的力量,还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主体正在从一元走向多元,实现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到多维的评价主体,如社会中介机构、院校自身、学生、用人单位、家长等[2]。
  2、评价目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举
  教育评价目的一般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泰勒目标模式的影响,以及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估侧重于总结性评价。随着形成性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影响,以及我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目的逐渐由总结性评价转向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举。高等教育总结性评价是社会和行政管理机构对学校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有效手段,避免让不合格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高等教育形成性评价施教育评价与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实施者、学习者联系,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调动实际工作者的积极性进行高等教育改革。
  3、评价标准: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精英质量观偏重于学术研究, 能够接受教育的学生必须经过较为严格的挑选, 精英阶段的高教质量有一种最低标准, 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必须满足这种标准, 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是建立在这种标准之上的[3]。而大众化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与精英阶段的质量评价体系区别很大。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宏观机构方面,如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呈现多样,在微观方面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学校目标、教学目标方面亦是丰富都才,这就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发展性、多元性、层次性要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要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多样性一方面有利于对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的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估,使高等院校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意见支持,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二、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变迁的原因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经过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地方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充分调动了地方、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同时自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收费制以来,广大学生家长也纷纷关注高等教育,他们希望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学生家长消费意识的提高都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2、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理论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业人才。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理论也就侧重于总结性评价,在促进教育管理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外评价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确立正确的指标体系设计思想,确保指标体系设计的学术权威性,确保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高质量参与评价活动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质量,在评价目的上由侧重于总结性评价专向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多样化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发展的概念。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机制、宏观结构、微观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就使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进一步多样化。从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来看,我国逐步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地方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既要坚持与以国家价值取向为主,又要兼顾社会、集体、个人的利益。办学主体的多样化、个体需求的个性化促使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形式、培养目标、教学任务进一步复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不同于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仅以培养少数科学家、政治家与工程师等高层次专门人才,而更要造就数以千万的各级各类一般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转向大众化阶段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为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黄莉萍.方向阳.对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3]曹大文.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思考[EB/OL] http://jwc.nxu.edu.cn
  作者简介:李殿民,男,山东人,广东科技学院教师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变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