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单元测试 > 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问题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5 06:15:47     阅读:


  [摘要]文章从个体性及个体性德育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个体性德育现状及原因,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重构路径,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人本意识,探究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个体性德育
  [作者简介]项明权(1962-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重庆4041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2-0074-02
  
  个体性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认识大学生个体性、个体性与德育关系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
  一、个体性及个体性德育之内涵
  个体可称之为“实体”或“本体”。从哲学层面讲,又分为个体性本体论和个体性认识论两种。个体性本体论意义上的个体是指自身的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载体或承担者。个体性认识论意义上的个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概括地讲,就是指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个人、社会以至整个人类。个体性作为活动的根本属性,一般包括自然人、社会人和个人本身。个体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中所内含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能动性是主体性中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作为理性的社会实践者,表现出具有自觉的、主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特性。自主性本身具有较强的自我认识意识,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盲目受客观环境的支配,也不是盲从于他人的意见或指导。同时,自主性的人也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创新性是人能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能动地把握客体,在实践活动中对现实的超越。
  一般来说,德育是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或社会群体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道德观念、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人格的实践活动。个体性德育是一个结构系统,它包括个体德育的内容、形式、能力三大维度。个体德育的内容中含有价值真理、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形式包含德育的认知、情感、信念、理想等;能力包含道德判断力、决策能力、践行策略等。美国教育家弗兰克纳所言:“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规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现在意义上的、我们所追求的个体性德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教育人的新型德育方式,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能力,建立于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和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之基础之上。个体性德育不仅是社会需要,也是个体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一种形式,是个体通过道德活动提升自己素质和人生境界的重要资源。个体性德育所培育的不是德育教育的执行者、操纵者,而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自由的、有道德的人。这就需要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以主动和积极的心态去适应现实社会,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德性行为判断和德性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选择外在规范的同时,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获得情感的愉悦和满足、人格的提升和升华。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个体性德育培养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忽略主体性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主体性德育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教师自身素质等多重因素严重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谈不上自主性,更无从谈起创新性。很多情况下,教师单项地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观点和行为规范,把大学生作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种长期将大学生作为“被塑造”者进行的教育,抹杀了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压制了他们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束缚了他们个体性的发展。这与个体性德育的本意造成冲突,发生矛盾。个体性德育的本意不是让大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这些外在的束缚,接受现成德育规范与原则,而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思维、道德价值、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德育作为培育人的实践活动,其终极目标是要促进、发展和提升人的个体性,教人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外化为行为自觉,养成稳定的德育习惯和德育心理。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失效的原因分析
  当今高校开始注重大学生的个体性德育,形成了比较民主、活跃的氛围环境。但是,高校的个体性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德育内容单一。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形式单一,妨碍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的正常发展,得不到大学生的认知和接受。当前,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忽视了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一般的相互依存、彼此互补、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总是片面地强化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强调个人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而淡漠了其个体性功能;仅强调大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接纳,使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德育的重心只放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忽视了个体性德育的培养。
  2.大学生个体性德育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过多注重课堂的纪律性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本性特征,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
  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以传授课本内容为主,理论、生活、实践脱节。具体表现在:教师过分突出了自己的中心地位,把学生置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地位,阻隔了教师与学生双向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被动地听课,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大,注意力分散等。在教学上,教师多采用灌输性教育方式,向学生直接灌输,忽略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学艺术,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个体性德育形式化,缺乏实效性。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忽视了个体性德育的丰富性,忽略了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缺少了个性化引导和德育的针对性和渗透力,挫伤了大学生发展和培养个体性德育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集体利益生出矛盾和冲突。
  4.重视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忽视个体性功能。德育的功能包括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来看,每个大学生都是社会的个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性德育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在结构上是相互包含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构性,二者互为前提。没有对个体的培养,其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就不会发挥作用,社会整体道德的整体水平就得不到提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些教师仅仅侧重于大学生接受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规范,以满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忽略了个体德育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具有不同步性,甚至分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个体性德育问题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