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信文档 >  检讨书 > 内容

教师队伍普通话应用状况分析及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24 06:12:56     阅读:


  国家教委、语委文件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规定要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学语言”。同时还强调指出“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提高”。这一教学目标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任务。作为一项教学基本功,说好普通话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既有示范效力,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提高民族语言素质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教师的身上。然而现行教育教学中普通话的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教育部门对此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作为教师还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素质,使讲好普通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一、教师应用普通话的现状
  
  1.持证上岗——只重纸质,不重本质
  国家对教师及师范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提出具体的等级要求,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以测促学,作为一种手段,旨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但在执行中,许多地方往往走过场,考试前正音正字,紧张备考,考试一过,则悉数还原,重操乡音。这种只重纸质、不重本质的做法,把考试作为目的,不仅缺乏法律意识,也是缺乏教师的责任意识,更深层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国家实行普通话测试的精神实质,把“推普”当做一种形式主义,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它的现实必要性。说好普通话,对于当今而言,不仅是一种语言交流所必需,而且还与现代信息处理等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有关文件就强调指出,“面对信息化的到来,必须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水平。因此,应该加大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力度,以适应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对推广普通话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一种必然。
  2.对普通话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教师中,有人虽然口音比较重,可自己认为普通话测试过关了,当然就是说得不错了,盲目乐观,不求进取;有些人存在地区优越感,如认为自己是北方人,自我感觉说的基本上就是普通话了,产生自满情绪;有些人认为只有声韵调都有严重错误才是错。这种误解所占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其后果是使许多人不去自觉学习,不去改变和提高,这一现象很有代表性。对此,解决的方法主要在于提高对普通话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要树立北方话不等于普通话,能够交流仅仅是最起码的要求等意识。
  3.误解政策与乡土情结
  教师中存在的另一种现象是:说普通话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与其他教师无关;许多地方存在着乡土情结,“最亲是乡音”的观念使人们认为说普通话有碍面子,如果个人改了口音,大家都会感觉不自在,听说者皆感到别扭,结果学校很少有人敢说普通话。于是非语文教师能讲好普通话也不讲。语文教师唱独角戏,没有校园语言环境,语文教师的教学难以得到有力地配合。这一做法严重影响了口语交际,妨碍了语言的认知。因为口语状态决定着语言文字的掌握状态,既影响到辨音识字,又影响到当前的信息处理等实际应用问题。口语严重则识字辨音也问题严重,如声韵母方面,“村庄”拼注成了chunzhuɑnɡ,“根本”拼注成了ɡenɡbenɡ,声调去声拼注成了阳平,上声拼注成阴平等等此类现象随处可见,究其原因是没有口语环境,长此下来已经无法正确辨音,(即便小学拼音阶段能够准确辨音识字,但随时间推移即逐渐弱化);而用拼音打字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极有代表性:打一个字有时要试上好几遍才能打对,影响了速度,极大地降低了效率,可见口语环境对普通话影响之大。
  4.学习障碍
  有些教师方音比较重,改起来困难,于是把学习普通话看得很神秘,自认为已经养成的语音习惯不可能改变,难以学好,所以知难而退,主动放弃;也有一些教师很下功夫学习,却不见明显效果,于是自暴自弃,怀疑自己,失去了信心。这些教师因学习障碍产生了畏难情绪,在学习和运用普通话面前望而却步,其主要原因是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树立自信。
  5.教育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地方只抓考试成绩,成绩成为学校与社会衡量教学的唯一指标。这样的形势下,教师的语言自然无人过问。认为能够听懂即可的思想比较普遍,以致许多地方的普通话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二、提高教师普通话素质的对策
  
  要讲好普通话就要对普通话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普通话的概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对学习普通话而言,这三项中语音是核心、是学习的难点,能否学好普通话关键在语音,其他两个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故此,本文只就语音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校园中共同营造语言环境
  国家有关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普通话测试中,语文教师的水平要求比其他教师要高出一个等级,就因为它具有特殊性。音准质美,字正腔圆,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不仅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作用,而且对正音正字也有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基础教育中的拼音识字阶段体现得最为突出。而学会拼音不能在实际中运用,时间长久之后,标准的语音也会逐渐被乡音方言所取代。为此,学校中所有师生都应该是讲普通话的人,要共同营造普通话的良好环境,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这是提高普通话的重要途径之一。
  2.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
  学校可以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比如,普通话诗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普通话的应用意识,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3.调整心态,坚持不懈地学习
  作为成年人修正口音确实有很多困难,因为语音学习的最佳时期是在少年儿童阶段,学习接受快,质量高。与之相比,成年人需要经过辨音、正音的过程,辨音任务很艰巨,是正音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方能学好普通话。因此,学好普通话需要一个过程,方音越重,这一过程时间越长,不能一蹴而就。对此,学习普通话要有一个良好心态和心理准备。学习语音是艰难与曲折的,对方言严重地区的教师来说,说好普通话的确是一件极为艰苦的工作,但只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4.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从拼音入手,寻找规律
  普通话的音节由声、韵、调组成,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比较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找出异同点,有针对性地练习。按普通话的要求,声、韵、调三个方面有一处错误,作为普通话来说就是错误的。其中声调不标准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学习普通话要掌握好四声,关键要发准四声调值,即使有些地方发音的声调也是阴、阳、上、去,但调值则差别较大,如阴平应读成调值55,是高平调,而许多地方读成33;上声调值应为214,有的地方读成211等等,这就需要按普通话的调值发准四声。声调错误的主要表现是许多地方的声调和普通话并不对应,调值不对应、调类不对应,学习时都需要分门别类地去归纳,逐类地去正音;对于学习声韵母来说,关键在学好发音要领。普通话有21个声母,都是由辅音来充当,掌握了这些音素,声母发音就能达到比较标准的程度了。此外,还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点,按规律去正音,如有的地区舌尖前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不分,有的地区舌尖后音zh、ch、sh与舌面音j、q、x不分等等,一般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掌握规律,有针对性地练习,声母问题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普通话的韵母比较多,有39个,但其组合是由十个单元音和前鼻辅音n与后鼻辅音nɡ组成,因而学习韵母重点在掌握这12个音素的发音,这12个音素发音标准了,韵母的发音也就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与声母学习相似,韵母仅此正音还不够,还需要辨音,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点去归类正音,这是学好韵母的主要方法。做到这几点,声韵调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如此从微观到宏观,对普通话进行整体把握,普通话的水平就能得到很大提高。
  (2)提高听辨力,听说并重
  听辨力是提高普通话质量最关键的因素。口语说得好,前提即是听辨能力强,听辨力差就无法说出高质量的语音。提高听辨力的方法有多种,可以请人辅导,这种方法对辅导者而言,其自身的语音素质一定要高,这样才能保证辅导质量;可以通过听广播,不断模仿;还可以有意识地与身边语音标准的人交流,这也是很有效的学习途径。同时,还要强调一点,即必须开口说话,只听不说、不实践的做法是不可能学好普通话的。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培训测试文件汇编.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2] 王晖,唐健雄.河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刘永庆)

《教师队伍普通话应用状况分析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教师队伍普通话应用状况分析及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