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学与做:教师培养的双轮驱动模式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5:35     阅读:


  摘 要: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的作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可见,学与做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我国当前教师培养中存在着学与做脱节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教师培养的质量,借鉴上述两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提出学与做相结合的教师培养的双轮驱动模式,即一方面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技巧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进行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使学习知识和练习技能紧密结合、良性互动,以期助力教师培养驶上质量提升的快车道。
  关键词:学与做; 教师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8)05-0041-05
  一、我国教师培养模式概述
  教师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培养教师的过程的总和。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的培养是由师范院校来完成的,针对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需求,国家建立了相应的师范院校,比如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师的,普通师范学校(中专)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从师范专科学校到师范本科院校是培养初、高中教师的。随着社会对教师人才要求的提高,任教各级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相应提高,例如,师专生一般进入小学任教,普通的本科师范生大多到初中任教,不少高中学校已在大量引进硕士毕业生甚至是博士生。加之非师范生的加入,教师岗位竞争也日益加剧,这对于新入职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有益的。
  如果从培养方式来看,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综合培养和分科培养模式。前者是培养全科型教师,后者是培养单科型教师,一般是以后者为主,因为全科教师在低年级较适用,越到高年级,单科教师更有优势。(2)在综合培养上的分科培养模式。这是因为综合培养和分科培养各有利弊,此种模式试图各取所长,如果开展得好的话,这种培养模式确能发挥更大效应。这种模式存在时间更长、分布面更广。(3)全科培养、多科培养和单科培养的模式。这是对之前模式的一種补充。(4)贯通培养与分段培养模式。前三种模式都是从学科层面来设计的,这种是从时间上进行纵向安排。[1]总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我国教师培养都在探索着一条适应教育发展之路。近年来,为了适应更高层次教师的需要,教师培养模式又出现了“4+2”、“4+X”等,还有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等专业学位教师的培养。
  二、我国原有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学者们多有诟病,毕竟我国的师范教育是在各方面条件较薄弱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是模仿外国的传统模式,加之地区差异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变化又很大,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多年潜藏在其中的弊端凸露出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师范院校主导了教师培养。这种模式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它的弊端也更明显,那就是缺乏竞争,缺乏压力,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2.教师培养与中小学校教育脱节。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胜任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在从教后缺乏发展的后劲,这使得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人才功能出现了较大的弱化的状况。
  3.师范教育中,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对立。由于师范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师范性,但由于修业年限、由于专业设置等原因,又导致师范教育学术性不强的后果;而要加强其学术性,又削弱了自身的师范性,仿佛两者存在一种零和博弈关系。
  4.教师的专业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四年师范教育只安排一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很难让学生适应实际的教学工作。[2]以上分析具有典型性,但从根本上说还是没有处理好教师培养过程中学和做之间的关系。教师培养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未来教师,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就要“学”,不仅是学理论知识,还要学实践技能;不仅是向书本学,还要向实践学。其次是要会“做”,掌握了教学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如果顾此失彼,或是各自为政,都达不到最佳效果。我国原有教师培养模式的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能从“学与做”的关系中找到其症结。
  三、解决原有教师培养模式弊端的尝试:学与做相结合 (一)理论基础
  教师培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怎样才能让人更好地成长又能达成一定的目标呢?教育理论家、实践家们都有自己的研究,提出过不少真知灼见,甚至还有一些较成功的尝试。有的理论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教师培养的,但在解决过去教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却有积极作用,比如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1.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杜威“做中学”理论的提出源于对传统教育弊端的反思,在他看来,传统的美国教育是以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导,强调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这导致了教育的无效。首先,教材脱离了儿童的实际,是用成人的语言、成人的逻辑来编写的,与儿童的语言、逻辑不相称,令他们很难接受。教材的内容也脱离了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在学习中感觉与自己相隔太远,从而失去了兴趣,也破坏了儿童原有的生活秩序。这些无疑是对儿童健康发展的阻碍。其次,教育过程中,教师把符号化的知识硬塞给儿童,没有尊重儿童的感受,没有尊重儿童的兴趣等心理需要,与儿童原有的经验严重脱节,使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痛苦的经历,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甚至是厌学。
  “做中学”理论就是要改变这个状况,实现一种更有效的教育。他让儿童充分地参与活动,把学习与儿童的经验结合,让他们在体验中促进学习,在学习中增长经验,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也是建立在他的经验主义知识观基础上的。他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儿童原有的知识也是来源于经验的,学校教育就应把所学知识与儿童原有的经验相衔接,并在经验中促进儿童知识的增长,促进其进一步成长。他是以儿童的心理为基础来考虑教育问题的。为此,他主张改变过去教师中心的教育模式,转而确立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无疑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应。“做中学”理论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三个基本教育理念,使“做中学”理论有了三个可靠的支点。这个理论要求教师在儿童兴趣和原有经验、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参与学习过程,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所学知识与儿童的经验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这样,儿童就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积极活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活动的复杂程度、活动的层次也在提高,这才能更好地与儿童经验相适应,更好地促进儿童进一步发展。[3]

《学与做:教师培养的双轮驱动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学与做:教师培养的双轮驱动模式.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