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村官述职报告 > 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3 06:14:38     阅读: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改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和法治价值观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将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高校思政教育;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系完整,意蕴深邃,已臻成熟,可以称为“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使其进学校、进课堂、进大脑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新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思维、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改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和法治价值观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和国家向来重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专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高校也着力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看,全面梳理习近平法治观点,系统归纳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十九大以及相关会议的法治理论内容,高度凝练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的要点亮点,有利于新时代习近平法治理论的系统化,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从实践上看,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高校师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法治理论,坚定法治信念,树立法治思维,养成法治方式,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从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法治价值观养成的角度来看,法治是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治国方式,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蕴含许多新颖、深刻、震撼的新观点;同时,法治建设中还有许多鲜活有趣、富有思辨价值的典型案例,法治教育中也有专家讲座、观摩审判、模拟法庭、实务部门走访等丰富有益的第二课堂教学方式,若能把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将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吸引力、改进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以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原则、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育、教师培训为现实路径,将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一)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思政教育指导原则的融合
  法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高校思政教育是宣扬、普及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总指导思想,按照“为什么要搞法治”“什么是法治”“怎么搞法治”的逻辑体系,通过“法治必然论”树立学生正确的法治观点,使学生明白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法治内涵论”和“法治体系论”,帮助学生梳理具体包括“宪法法律至上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论”“权力制约论”“正当程序论”和“良法善治论”等五个方面的依法治国的精髓,树立依法治国、宪法至上的观念和法律权威意识;通过“法治建设论”,促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人才;通过“法治关联论”帮助学生厘清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党大还是法大”、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把“党法一致论”“法德结合论”“法治与改革互动论”作为处理党政与法治关系的指导原则。
  (二)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材改革的融合
  在教材改革上,以渗透式融入为主,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法治的基本内涵、原则、体系、建设路径等观点渗透式地转化为教材体系,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内在逻辑、本质内涵。作为高校法治教育主渠道、主要教材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根据新时代的法治精神作出相应的改革:一是增加法治教育部分的比重。各大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整体课时应由原来的48课时增加至60课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法律部分的课时应至少保证在2/3(40课时)以上。相对于道德、理想信念教育部分,法律部分实践性、案例性更强,“硬性知识点”更多,学生的学习意愿更强、可塑性更大,教学的边际效果更好。因此,教师应在法律部分加大教学比重,并在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来引领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及时扩充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新内容,将“法治可靠论”“宪法法律至上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论”“法德结合论”“法治与党的领导统一论”等最新的观点贯穿于教材之中。三是修订教材时要注意对法律条文、相关制度条例进行更新,突出时代性,结合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案例的阐释解读,消除大学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他们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自觉性。
  (三)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思政教学方法改革的融合
  一是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及时把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层面,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和课堂教学案例,不断增强理论说服力和课堂教学感染力。二是要以案例教学法为重点,加强案例教学法与网络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的整合互动,推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形式更加多样化。三是要开展法治教育第二课堂实践。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的号召力,大力发挥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和网络平台的重要作用,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教育合力,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四是要在以新媒体新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如今新媒體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使得大学生的知识获取、社交途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也有所变化。因此,以新媒体新技术为载体,融汇新思想、新内容、新教材,变灌输式教学为互动性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新载体、新活动、新事物中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