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教师述职报告 > 内容

浅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6 06:12:52     阅读:


  【摘要】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关键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存问题 基本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它类型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它具有奠基性,感染性,针对性,长期性,灵活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特别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可以对学校教育效果较弱的方面,如对子女的品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进行弥补。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过分显权威,缺少对孩子的尊重
  身为家长,肩负教育子女的重任,具有一定的权威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家长的权威是有限度的,绝不能表现为不切实际的高高在上和刚愎自用。权威并不是粗暴对待孩子的错误,对孩子随意吆喝,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个人活动,左右孩子的发展(如升学、就业等)。这些做法不仅导致教育失效,还极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进取的积极性。
  2、“松”、“严”失度,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工作同样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多数家长都是从严治教,但往往“严”过了头,限制了孩子的自主发展,其结果得不偿失。也有家长对孩子管教不严,松松垮垮,任由孩子自由生长。也有的家长平日里对孩子的言行熟视无睹,一旦心血来潮又严加管教,随意性极强,弄得孩子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察言观色,练就了一套当面一个样背后一个样的“本领”。
  3、溺爱与盲目乐观,导致发展动力的缩水
  一些家长对子女宠爱过渡,无限度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霸道暴躁的性格。这些孩子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很差。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则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与此异曲同工的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当前状况盲目乐观,看到孩子某些方面的成绩就沾沾自喜,捡了芝麻当西瓜,认为自己的孩子了不起,常为此夸耀孩子。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在虚荣心日渐增强的同时,还失去了攀登另一高峰的勇气和力量,并且缺乏面对失败的承受力。
  4、“言传”多于“身教”,缺乏教育的示范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言传”来完成,还通过“身教”在受教育者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教育的示范功能。可是多数家长手中的“尺子”只对人不对己,是用来约束和衡量子女的。因为工作多年,不少家长已养成了这样那样的陋习。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就会明确的规定不许如何如何!子女们开始时自然是照样执行,但不久就发现父母却在犯着类似的错误(比如:粗暴的对待他人、说脏话谎话、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他们心中原本已架起的衡量是非的天平便会发生倾斜!
  二、家庭教育的解决方法
  1、正确维护家校关系,共同教育、引导孩子
  孩子走入学校,不是说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了学校。家长应和学校达成共同的目标,家长要尊重、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并和老师保持沟通,常问问孩子的情况。
  2、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家长必须做好榜样。例:一个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接孩子时,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小朋友抓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星期一去了狠狠地抓他。”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重要的教育因素。
  3、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做父母的总是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这是无可挑剔的,但是父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呢?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思想,也需要倾诉。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解除他们的疑虑,适时的加以引导。如,问问孩子在校一天的学习情况;一天都做了什么?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句,足以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从而增进大人与孩子的溝通。其实,沟通是无处不在的。如,有个家长买一个地球仪放在家里,孩子对新闻报道到哪件事感兴趣时,就和孩子把那个地方找出来,聊一聊,既增长了知识,又增进了亲情。
  4、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成员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还要防止隔代长辈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5、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一生成就的大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智力因素;二是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习惯,即非智力因素。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不能见到孩子只会问“考了多少分”。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顺利成长的结果。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
  6、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代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日夜打麻将的家长,他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孩子能学习吗?和孩子一起看书,交流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小学时期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 李国霖.提升家校合作的主体性.【J】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
  [3] 尹秀平. 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及其教育合力. 【R】 中央民族出版社2003年5月
  [4] 康红秀. 善待孩子的错误. 【R】 中央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
  [5] 黄济. 小学教育学. 【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浅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