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叙职履职报告 > 内容

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比较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5 06:10:55     阅读:


  摘 要:艺术设计教育是偏重实用的教育,其演进路径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状况不同,艺术设计教育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表现特质等也完全迥异。大陆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艺术设计教育也经历了从传统师徒制教育形式到近现代化的曲折发展过程。港澳台地区由于曾经受制于不同的殖民者,其社会发展历程、表现特征也各不相同。对这些地区艺术设计教育进行相对客观、深入的研究,旨在促进其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陆   港澳台   艺术设计教育   教育生态环境   比较研究
   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背景不同,艺术设计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接续发展均不相同,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质也各不相同,展开大陆与港澳台艺术设计教育的比较研究,对于彼此之间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艺术设计教育肇始的社会背景比较
  艺术设计的学科命名比较新近,但作为人类重要的造物活动,它自始至终贯穿在人类的历史轨迹之中,《考工记》、《天工开物》、《长物志》、《园冶》等古代文献资料中都有相关记录。“我国的设计艺术无论在古代还是在民间,都有丰富的经验。”①在大陆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手工艺、图案、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等不同形式和内容呈现。
  艺术设计教育是梳理这种艺术设计实践活动并使之条理化、完善化的主要手段,也是承载和弘扬这种活动的主要方式。对应于手工艺、图案、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大陆地区的也经历了师徒制、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等艺术设计教育。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教育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劳动过程中砥砺而成,地域特色深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部分。近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博采东西、上下求索,正在慢慢形成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可以说,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是相一致的。这也是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由此而言,大陆地区、港澳台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各有特征。
  1.大陆地区: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私有制的出现,手工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出现;之后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又出现了官府手工业的形式。家庭手工业和官府手工业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家庭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生产、生活用品,官府手工业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宫廷、官府使用的生活用品。而无论家庭手工业,还是官府手工业,作为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其教育传承的主要形式都是艺徒问业、师徒相授的艺术设计教育形式。其后数千年间,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育风尚固然异彩纷呈,但“德上艺下”的传统观念,使得这种“百工”之“世业”始终难以与儒家“正统”教育相比肩,尤其为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阶层鄙薄。
  鸦片战争西人的船坚炮利震撼了一部分清醒的国人,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思考“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法。曾国藩开始质疑“虽盛德亦无所用之”的“德上艺下”的传统教育观,重视周济时用的“一技一艺之流”,认为“中国欲自遣,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更进一步认为“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近代中国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西学运动——洋务运动。兴实业、办学堂成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学堂中的技术学堂如福州船政局等所开设的工业图样科、图稿绘画科等技术设计教育中已经孕育艺术设计教育近代化的萌芽;此外,教会学校如上海徐家汇的土山湾美术工艺所等也涉及到了近代化艺术设计教育的某些形式;另外,20世纪初兴起的一些师范学堂、女学堂和工艺传习所中所开展的工艺和技艺教育中,也开始了一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尝试。它们奏响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近代化的先声。②
  近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对西学的师承,既有对西学的被动接受,也有主动学习。1.被动接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初起时对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影响。此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基督教教义的传播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西学东渐与传统中国正面的真正接触。它使中国传统的制器活动和制器教育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晚清至近代“西学东渐”再掀狂澜时对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影响。此时传教士们创办的上海“土山湾美术工艺所”(俗称“土山湾画馆”,学徒主要为单纯、幼稚、更容易接近的少年儿童)(1864-1953)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西洋美术工艺传授机构,也是近代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产生影响最大的教会工艺学堂。教会学校的一些主观努力意在使其教义传播能够更有效率、更基督化、更中国化;客观上却使国人展开了从制器到制器之人、制器之体制的种种探索和深刻思考。2.主动学习主要表现为:(1)洋务运动与德艺价值观念转换;(2)洋务学堂中关于近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从林则徐、魏源的觉醒到曾国藩对传统道德观的质疑,再到李鸿章、张之洞的亲力亲为,封建上层阶级完成了从思想到行动的极大转变。之后,在“五.四运动”之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倡导中,伴随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发生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迎来了近代化发展的黄金时机。
  2.香港地区: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香港还只是一个仅仅约有2000名居民的小渔村,从地缘关系而言,香港是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香港的主流文化仍然是岭南文化的一支。在被割占之前,其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制度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其艺术设计教育也是中华师徒问艺、父子相传的古老形式。
  自英国强占开埠以来至1950年代,香港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缘和行政归属关系,其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香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次生的西方文化的影响早在英国侵占香港不久后就开始了,只是难以形成大气候。教会学校旨在传播教义的教育却在客观上开启了香港美术和设计教育接受西方影响的先河。就殖民当局而言,兴学办教育、开启民智显然不是他们的主观意愿。20世纪初期最先对香港的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形成直接影响的是一批归国留学生、内地新式学堂毕业的青年学子以及去香港谋生的内地美术人员,他们通过开办专门的私立美术学校、设帐授徒等多种形式,为香港的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奠定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1930年代,大陆爆发抗日战争,许多经停、落户香港的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对香港的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一期间成为香港地区的民族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艺术设计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殖民当局的不作为,殖民目的性很强的教育,不仅剥夺了香港大多数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也使香港地区的美术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没有更大起色。“在50年代以前,香港的美术教育不能与祖国内地的主要省市相比较,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高等美术教育,香港政府都没有予以资助。因此,香港美术教育的发展,也主要是在60年代之后”③

《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艺术设计教育比较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