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其他述职报告 > 内容

论职技高师“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5:46     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职技高师“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目的,明确了制订改革方案的原则,促进了特色师资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职技高师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汤蓉华(1972- ),女,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天津 30022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075-02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为基本办学依据,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要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需要大量的职教师资。职技高师就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和输送职教师资的,师资的质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对专业课师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高等职业师范教育比较缓慢,在许多方面还是空白,尤其是缺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目录,专业建设和管理无据可依,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原国家教委师范司经过多次组织讨论、审定,于1995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并在职技高师中选定了农艺教育、机械制造工艺教育和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三个专业作为试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突出职业师范教育的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强适应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按照原劳动部对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提出的培养“双高”人才(高学历+高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原国家教委“机制工艺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为依据,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之下,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对“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特色师资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制订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原则
  
  第一,要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第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一技多能、学有所长、技有特色,促进“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建设。第三,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学院具体情况,优化基础课教学,更新学科体系,加强实验教学,使基础课教学符合本科教学要求,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第四,专业课教学要突出“三性”,即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强化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引入技能考核制度。第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加强和改进选修课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教育课教学,突出现代教育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加强师范技能训练,培养教师职业意识。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招生制度,改善生源结构,提高教育层次
  招生生源的结构与质量对提高学院办学质量、体现办学特色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加强教学,发挥学生特长,学院进行了招生制度改革。该专业建设先后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了顺应职业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技能培养,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学院从1995年新增“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技校生源本科,学制四年,要求学生入学时操作技能等级应达到中级工要求,以便进行高级工的训练与考核,培养具有高学历(本科及以上)、高技能的“双高”人才。考虑到从技校进入大学的衔接,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对技校生源学生加强了基础理论课教学;调整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增加新技术课程,增加质量监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训练方面的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增加涵盖技能鉴定的相关知识,加大实验实习环节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规范操作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技校生源与高中生源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技校生源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较差,但实践技能好于高中毕业生;高中生源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扎实,但实践能力较弱。于是,学院进一步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从1997年开始,对“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技校生源本科实行五年制教学(简称“五年制本科”)。增加了理论教学学时数,加大基础理论学时,英语课程学习时间较四年制生源再增加一年,达到本科教学平台的知识能力要求。同时,加大技能训练环节,引入技师资格考核制度,逐步形成“本科+技师”的培养模式,达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技能,发展特色,促进人才规格和人才质量培养的目的。
  (二)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体系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原国家教委“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为基础,以原劳动部对我院的办学要求为依据,以总体优化为原则,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规范技能训练,增加实验实习,改革毕业设计,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突出“三性”,即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加大实验实习环节,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使训练时间不少于该课程总学时的1/3;专业基础课避免与学生在技校学过的内容重复,适当减少学时,注重对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
  1.课程学时分配情况。从表1所示可以看出,四年制本科与五年制本科课程设置在学时分配上有明显不同,五年制本科在理论课教学上比四年制本科多782学时,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增加学时比较明显,分别增加了337、297学时,实践环节教学增加了11周。公共基础课中主要是增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英语等基础理论课的学时数,使技校生源的学生能达到本科教学平台的要求;专业课中增加了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特种加工与精密加工、数控机床及编程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行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实践教学中列出了技术等级要求,增加了技师技能训练,教学安排比四年制本科多出11周,充分体现了加强理论、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
  
  2.采用“1+X”教学模式综合实施教学。即“1个标准(国家技师考核标准)+高新技术模块(X 为某一高新技术模块)”的教学模式。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增加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引入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将技师考核所要求的应知理论融入本科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在技能训练中加强技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加新工艺、新技术模块和系统综合性训练,将毕业设计与技师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线索,优化课程结构,组建专业课程系列。实行“理论、设计、实验和技能训练”相互融合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解决工艺、技术难题的能力。同时,按照技师资格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技能训练,制定训练大纲和训练计划,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技能训练,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训练效率。

《论职技高师“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职技高师“机械制造工艺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