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其他述职报告 > 内容

“以俄为师”的高校教学改革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6 06:04:46     阅读:


  摘 要:新中国建国初期,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学习苏联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一时期,高师音乐教育事业尽管有曲折,但总的来说仍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以俄为师”的高校教学改革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苏联、高师、音乐教育、影响
  作者简介:福建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专业:音乐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3-0042-01
  什么叫做“以俄为师”?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学习苏联教育经验。1952年高等学校进行的教育改革,其中一方面就是 “以学习苏联经验为重点,包括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高等学校的模式,采用苏联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采用苏联学校的许多规章制度。”【1】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决策,它对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治方面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即首先与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由于相同的社会制度本质,以及特殊的国际政治格局和中苏的结盟,以苏联作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对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作为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的外援,给当时国力薄弱的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学习苏联,影响面比较大,正是由于从经济领域开始学习苏联经济进而带动了教育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学习苏联经验。【3】除政治原因之外,经济方面是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更为直接的原因。
  (三)教育方面的原因
  苏联的教育有较为严密的系统,在教育体系中注重思辨,注重教师素养,加强思想教育以及在探讨从空想到科学的社会主义体系等方面都有丰富和深厚的积累。【4】新中国的教育当时刚刚起步,面对苏联十月革命系统全面的和成功的教育经验,不可能不借鉴。
  二、开展高等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聘请苏联专家
  为了尽快提高专业音乐教育的正规化的水平,从1953年开始,国家聘请了大批苏联的音乐家,作为“专家”充实到部分音乐院校,担任1-2年的教学工作。这些专家在全面、系统介绍经过多年积累而形成的苏联音乐教育的体制、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提高和发展影响深远,对加快培养我国当时迫切需要的大批青年专业音乐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进行院系调整,设置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院系调整是在“以俄为师”的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下进行的,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5】经过院系调整,全国设置了31所高等师范院校。据不完全统计,院系调整后,全国有15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音乐系。这之后,河北、武汉等一些省、市也相继成立了艺术师范学院,同时,又有一批高等师范院校开办了音乐专业。
  (三)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1952年11月,教育部参照苏联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计划,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并向全国高师院校印发了《师范学院教学计划》,【6】其中包括《音乐系教学计划(草案)》,【7】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颁发的第一个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的颁布实施,对高师音乐教育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高等教育部决定统一规划并同中央主管业务部门组织翻译苏联教材。全国高师院校音乐系科所用的许多课程的教科书,都是翻译苏联苏联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的教科书的版本。这些教科书大多是,教材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
  (四)教学方法的推广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苏联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纳入高校教学过程。另外,还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这样,形成了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讲授为主,以实验、实习、课堂讨论、习题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一直影响至今。【8】
  三、对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的评价
  (一)积极作用
  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向苏联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1、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专门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高师教育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的高师音乐教育较1949年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在办学的系统化、规模化、规范化等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音乐教育专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对于初步创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高等师范教育制度起了促进作用。
  在高师教育领域开展学习苏联经验,初步创建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高师教育制度。高师科系在教学中注重把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了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3、促进了中外高师教育思想的交流,对新中国高师教育理论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史上,先后学习过日本、美国,而20世纪50年代“以俄为师”的高校教学改革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其产生了空前深远的影响,其优秀的教育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一代音乐教育工作者。
  (二)问题和教训
  由于对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全盘照搬,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一些问题,也有不少教训,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由于过于偏重学习苏联的音乐教育体系,忽视了研究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
  2、教学指导思想等方面规定的过于繁琐,不够重视师范性的特点。
  3、教学计划缺乏灵活性,对学生规定得太死板。
  4、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进行的还不够深入。
  5、全盘否定了欧美的音乐教育经验,只按苏联教育的单一模式办学。办学方针的片面性有碍于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释:
  【1】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第31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第281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邹时炎,对教育领域学习苏联经验的认识[J],教育史研究,1998
  【4】程方平,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几点看法——兼谈中国教育史的编写问题[J],教育史研究,1998年。
  【5】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第31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孙继南、谢嘉幸《中国音乐年鉴•教育卷》(1949-1989)打印稿,1998年。
  【7】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第881-882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8】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第286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以俄为师”的高校教学改革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以俄为师”的高校教学改革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