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转正述职报告 > 内容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和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讲话_2019年市委领导班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4 08:06:21     阅读: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工作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多次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大指引和根本遵循。中央关于“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体现为“三个越来越”:一是顶层设计越来越优。放、管、服三者的逻辑关系逐渐清晰,强调整体把握、整体推进。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深化“放管服 ”改革的目标导向,形成科学清晰的推进路径。二是推进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召开全国会议,开展4次专项督查,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决心,持续推进、持续加力、持续见效,“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往前走。三是标准越来越高。李克强总理指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必须通过“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多措并举完善监管,不断创新优化服务,从根本上扭转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三个越来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准确把握改革精神实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第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的关键之举。近年来,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各地都推出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创新举措。比如,天津市滨海新区在封存“109枚公章”后,推出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浙江在深化行政审批“四张清单一张网”的基础上,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涵盖政府权力事项的80%;
江苏提出“一次也不用跑”承诺,计划到10月底前实现80%的事项在网上办理;
济南市49个部门刻制“2号章” 交给高新区。可以说各地都在掀起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放管服”改革的“竞赛”。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三个重大”,下大气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打造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优、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在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意识到,政务生态的竞争就是一场营商环境的竞赛,如果不加码加力,标兵就会越来越远,追兵就会越来越近,践行新理念、增创新优势就很难实现。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政务生态、营商环境的新一轮竞争当中,谋取主动,力争上游。

第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的现实需要。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强调 “放管服”改革事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各承担审批事项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拿出硬措施,解决真问题,切实提高办事效率。2013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放”的力度、提升“接”能力、提高“服”的质量,公布了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同时,通过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等便民举措,取消、简化了一大批不必要的证明和繁琐手续,大大减少了企业、群众奔波之苦和烦扰。群众对“放管服”改革的满意度持续上升,政府服务不断优化。

应该看到,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全市“放管服”改革的“规定动作 ”完成的比较好,有些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放管服”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中央和省里的新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权力下放不到位,政府管得过多。尽管各级各部门单位积极做好“接放管”,尽可能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但仍存在下放的权力不配套、不衔接、不到位,变相审批时有发生。有些部门“明放暗不放、虚放实不放”,或者将审批权限转移到“红顶中介”,改革红利大打折扣。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监管缺失、检查任性、执法不力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证明材料多,名目繁杂。一些政府部门和服务窗口服务意识不强,群众和企业仍然深受证照、证明过多之累。有的部门要求群众开具的证明材料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甚至是“无谓证明”“奇葩证明”。一些通过信息共享就能解决的证明材料,仍让群众“来回跑”,办成一件事情,仅开证明就需跑好几天。三是部门协调难,推诿扯皮。部门会商机制不健全,有时候需要办事群众在多个部门之间往来穿梭、协调推动。有的部门不愿触及难题,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外推,导致办事群众在多个部门之间往返周折。四是网上办理较少,服务脱节。目前,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比例较少,多数还停留在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和网上受理服务,线上线下服务存在脱节问题。有的部门在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方面积极性不高,简单地将线下流程搬到线上。有的部门逃避网上跟踪、电子监察,线上线下服务 “两张皮”。五是“中梗阻”、不作为,执行不力。有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为,工作抓而不紧、落而不实。有的存在部门本位主义,对上级的决策部署“选择性执行”,合意的就办,不合意的就拖。处于执行层的部分机关中层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致使信息不能及时上传下达,企业和群众办事渠道不畅。这些“中梗阻”行为,造成“两头热、中间冷”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政策措施迟迟不能落地。对此,各级各部门单位决不能有“差不多”的松懈思想,必须进一步树立问题导向,认真查找和整改政务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精准、纵深、实效,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高效率、高品质、高标准的政务服务,赢得群众的好口碑、企业的好体验、发展的好环境。

二、聚焦“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努力营建“少高优”的政务环境 中央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就是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一)在简政放权上,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好“减法” 。要围绕“审批事项少”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四减一降”工作,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持续增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1.减行政权力事项。下一步,要进一步厘清市县两级事权,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力事项依法予以取消。针对县市区发展需求,市级事项适合县市区实施的 ,原则上予以下放。就2号章问题,龚正省长也举过例子,浙江省的企业投资审批,将分管土地审批的副省长的章刻制2号章,授权给开发区办理,若出现三次错误则收回权限。希望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搞好衔接,在2号章的管理使用上沟通好、把握好、管得好。

2.减投资审批事项。据统计,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涉及发改、经信、住建等10多个部门单位,需要办理选址、用地、立项、环评、能评、施工许可等40多项事项,没有一百七八十天时间根本办不下来。要按照“三个凡是、三个一律”的要求,大力削减投资审批事项,着力破除投资羁绊。要大力精简审批前置条件,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的审批前置条件以外,其他一律不得增设前置条件;
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施虚拟审批,凡是涉及新增用地的建设项目,在符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经国土部门落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后,即进行虚拟运转审批,国土、规划、住建、环保、人防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同步开展工作、实施并联审批,分别出具审批意见或初审意见;
城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容缺受理、即时办结事后补签、加大权力下放力度、调整收费事项、减少企业负担等措施,以此达到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的目的。在土地和规划手续完备、功能定位明确、单体项目个性化要求不高的区域内,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等事项纳入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范围 ;
进入功能园区的单体项目,共享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可不再单独进行或简化有关评估评审,真正实现变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的单体把关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审为申请前服务,切实解决建设项目前置审批手续多、效率低、耗时长等问题。

3.减收费项目。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减费减税力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已经取消的涉企收费项目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还有的强制征收赞助费、捐款费。这些情况不仅加大了企业的负担,恶化了营商环境,也直接影响了企业投资的信心,败坏了政府的形象,必须坚决整治。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各方面降成本政策的落实力度,全面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面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全面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项目,有法定依据保留的,列出清单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出台的各项减费降负政策,对环境评价、安全评价等放开的收费项目,加强价格监管,实行最高限价。

4.减证明材料。近几年,网上曝光的“我是我”等这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屡见不鲜。对这些让人觉得很可笑的证明,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认真摸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清理力度,做到“四个一律”: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解决的一律取消。这项工作 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距离最近、最直接感受到的改革成效,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多一些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主动做好系统内的上下沟通工作,做好“减”的文章,同时对所保留的事项要按照清单模式进行管理。

5.降准入门槛。营商环境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持之以恒、提速加力。而创建公平的营商环境,首要的就是要放宽市场行业、从业准入条件。对此,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省里部署要求,一方面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和取消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化待遇;
取消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限额管理规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或部门间中介服务执业限制,做到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另一方面要严格推进市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清单外一律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清单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

(二)在加强监管上,要以啃硬骨头的韧劲做好“加法”。简政不等于“减政”,放权不等于“放任”。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改革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1.突出监管重点,围绕重点领域抓监管。①加强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 重点领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②加强金融活动监管,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③加强消费维权监管,及时处理消费纠纷,对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要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切实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消费维权的良好环境。④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诈侵权、垄断经营、价格操纵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完善商品质量跟踪监测体系,重点加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监管,涉及食品安全的,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强化监管措施,围绕工作流程抓监管。①明确监管主体。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明确监管主体、监管职能、监管责任,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要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重复交叉的监管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统一监管标准、统一处理结果,避免重复检查;
对跨部门、跨区域的监管事项,要采取联合执法等方式,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消除监管盲点,确保监管到位。②引导公众参与。要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公开政府监管执法信息,为公众监管创造条件,提高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依法行政、执法公正。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增强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③强化媒体监督。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监督事项,邀请新闻媒体参与,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公开监管结果,加大反面典型曝光力度,接受社会监督。要引导新闻媒体把镜头和焦点对准一线、对准基层、对准企业主体,挖掘宣传正面典型,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强化会员培训,推动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良好秩序。

3.完善监管方式,围绕创新机制抓监管。①推进公正监管。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在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目录库、随机检查工作细则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年底前实现随机抽查模式全覆盖。②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探索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部门之间、县市区之间、上下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目前,有些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已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开展监管,进行了有益探索。各级各部门单位务必要加大工作力度,趟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符合泰安实际的路子,能够形成经验的,要主动与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把我们好的做法及时向上推介。③加强信用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管理,加大信用信息公示,建立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对企业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④实行审慎监管。以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放宽准入,减少干预,建立跨界融合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为新经济发展营造宽松便利的成长环境。

4.承接监管职能,围绕上下协调抓监管。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不断向基层下放行政权力事项,市级也向县市区下放了部分行政权力事项,在权力的精简优化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这也对基层的承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的配套政策、技术手段等,都需要不断更新和规范。对此,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及业务素质,认真做好上级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特别是市直部门,对上,要主动与原审批部门搞好对接,不能出现接不好或接不了的现象;
对下,要搞好指导培训,落实监管措施,不能一放了之,确保接得住、管到位。

(三)在优化服务上,要以“店小二”的精神做好 “乘法”。“放管服”改革,“放”是起点,“管”是保障,“服”是目的。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环节多、效率低、办事难等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最终实现“零跑腿”或“只跑一次”。1.开展“三个一”行动。①实行“一窗受理”。规范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和管理,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将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大厅办理,变“多头受理、分别送达”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要尽快制定我市“一窗受理”实施方案,出台审批授权首席代表资格条件和审批权限管理办法,提供政务服务物流快递,实现全市证照的快递寄送服务。②实行“一网办理”。完善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增加自助服务、统一登记、联审联批、预约服务等功能,实现平台系统全贯通,信息资源全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全网办。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和共享交换平台,消除“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促进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将各级非涉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统一在政务服务网办理。

③实行“一号联通”。进一步整合政务服务热线,完成与政务服务平台的互通联动,打造群众办事“零距离”、企业服务“零障碍”的综合热线服务平台。

2.规范“两个办理”。①实行“联审联办”。在投资建设领域推行容缺受理,采取“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区域评审”等模式,实现全流程联审联办。对重点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保障项目尽快落地实施。②实行“全链条”办理。要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梳理,将办理条件、申请要件及办理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变“纵向型审批”为“扁平型审批”,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实现同一链条中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一站式办结”。

3.提升服务水平。①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改革。下一步,将出台《关于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行动起来,将涉及企业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提升便利化水平,释放更大改革红利,做到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实现标准统一、流程简化、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的改革目标。②全面落实 “保姆式”服务、“店小二式”服务。要从观念、方式、作风三个方面实现转变,既要给群众“端菜”,更要让群众“点菜”。要结合“重效率、勇担当、作表率”主题活动,解决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现象,坚决摒弃“坐等上门”“审批发证”等惯性思维和传统方式,让群众看到我们改进服务的行动和实效。③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要更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同时,要加强监督问责,结合“公开亮诺”活动,把作出的承诺真正落实到位。④大力提升中介服务。目前,一个项目的立项,涉及安评、环评、水评以及地震、土地、消防、气象等多方面可行性评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就是单纯收费,没做什么服务,徒增了企业的负担。对此,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省相关文件精神,抓紧制定完善我市的中介服务规范和标准,指导监督本行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执业公示、一次性告知、执业记录等制度,细化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三、强化责任扎实工作,确保“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认识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要切实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瞄准重点领域、重要区域、重点环节,尤其是建设领域和泰安高新区要走在前列、率先突破、作出示范。要严格实行 “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协调,分工领导要全力靠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效。承担改革任务的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健全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明确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各项改革任务的牵头部门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掌握改革进度,及时解决改革难题,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积极稳妥、高效有序向前推进。

(二)要严格督促检查。坚持严督实察,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影响“放管服”改革的突出问题,动真格整改,下狠手惩治,切实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要注重结果反馈,对督查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通报表扬,更大范围推广;
对贯彻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该曝光的曝光、该处理的处理、该问责的问责。

(三)要强化舆论宣传。要加大“放管服”改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和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把政策效益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报社、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要开辟专栏,引导基层、企业、群众学习、了解 “放管服”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改革内容,不断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有效载体,采取生动灵活的形式,发布改革信息,解读改革政策,宣传改革成效,凝聚多方共识。要高度重视舆情信息,不断拓宽公共参与渠道,多渠道多方面听取基层、群众、企业对改革的建议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同志们,深化“放管服”改革,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福祉,惠及当下,利在长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决心,勇于担当作为,以更加强有力的举措推进改革落实,着力营造“少高优”的政务环境。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和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讲话_2019年市委领导班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和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讲话_2019年市委领导班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