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事迹材料 > 内容

南原繁“战后体制构想”之教育观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5 06:31:16     阅读:


  [内容摘要] 在日本杰出的政治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南原繁的诸多活动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是其构建的“战后体制构想”,其中“教育改革”是其重要支柱之一。他带领“教育刷新委员会”坚持自律自主的改革原则,睿智地协调文部省和GHQ,相继出台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教育委员会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规,被誉为“战后给日本人带来最大福利”的“建国之父”。
  [关键词] 战后体制构想;教育基本法;教育刷新委员会;大学的自治;学术的自由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201(2017)01-0038-06
  日本著名的政治学者、理想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南原繁(1889—1974)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国民生活物质匮乏、精神虚脱, 国家不知何往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导引航程舵手般的作用,被誉为“建国之父”。
  作为东京大学校长,为了践行他本人提出的“战后体制构想”中的教育改革,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工作,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日本战后的教育改革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寺﨑昌男高度评价:“战后10年的东大历史无法与南原繁校长的名字切割开来。东大受益于南原繁这位具有明晰的洞察力和现实的政治力、极强的统帅力和众多人脉的校长,才完成了战后改革。”①“南原繁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坚信只有通过依据真理的教育和培养国民的创造力,方可完成日本人的精神革命,而支撑起信念的则是世界的永久和平。这位给予战后国民最大影响的理想爱国主义哲学家、虔诚的基督教徒,不仅故乡的人不会忘记,即使是现在众多的日本人也不会忘记。”②
  一、南原繁的“战后体制构想”
  关于南原繁的“战后体制构想”,笔者认为应包括:日本宪法的制定、日本教育改革、日本的国体问题、放弃战争和永久和平等系列问题。加藤节认为南原繁的“战后体制构想”是其努力践行爱国的民族主义的高度体现,现归纳如下:一是鼓舞了陷于战败后精神颓废的日本国民,使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自负和骄傲;二是切断了旧体制历史。对于祈求实现真正爱国的南原繁来说,唯有彻底清算毫无正义的旧体制,才能重新开启新征途;三是谋求自律自立的改革。从“战后体制构想”我们不难看出他十分关注的是在切断历史的基础上,日本国民是如何自律自主地进行这场势在必行的战后改革的,这与他的民主主义论和“共同体论”③相关联;四是构成“战后体制构想”基本要素即针对GHQ主导下推进的改革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抵抗的问题。南原繁对GHQ推进的日本民主化本身没有异议,但他对于来自于外部的强制性改革有所抵触和抗议,因为他无法失去作为强烈的爱国民主主义者的民族自尊和傲骨。加藤節:《南原繁の思想世界》,東京:岩波書店,2016年,第81—85頁。
  加藤节高度评价构建“战后体制构想”的南原繁,“犹如当年唤醒在拿破仑军蹂躏下的德国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促使德国从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转化的费希特。他发出的‘创建新日本文化、建设道义国家’,以图‘民族的复兴与再生’的《告日本国民书》,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给予战败后失去信心,丧失前进方向的日本国民以巨大的鼓舞和强烈的共鸣。”加藤節:《南原繁の思想世界》,第81頁。
  在日本战后的各项改革中,南原繁主张日本战后的教育改革应该与制定新宪法一样同等重要。“日本要实现真正的复兴,就要尊重个人意志,培养追求真理和正义、热爱和平的新国民,要将人类的理想渗透到国民的心灵,需要进行一场‘人间革命’,从大学到小学有必要进行一场大改革。” 山口周一:《資料で読み解く南原繁と戦後教育改革》,東京:東信堂,2016年,第289頁。为此,1946年9月4日和5日,被选为知识分子代表的议员南原繁在宪法会议上提出,明治以来的《教育敕语》已不符合新宪法的精神,希望政府在研究的基础上,寻求符合新宪法精神、培养新国民教育体系的理念和方法,并用政令取而代之。
  1949年1月1日,南原繁在“振兴祖国”的演讲中向日本国民阐明,振兴祖国是一场自律自主的“人间革命”,唯有培养人格的确立、追求真理、崇尚自由的新国民,此乃教育的真谛。同年12 月,南原繁赴美国华盛顿出席了“被占领国全美教育会议”。他在“日本教育改革之设想”的演讲中再次阐述道:“承认每个人的个性,以真理探求自由,乃构成日本教育改革之核心。”南原繁:《思い出の人々》,《南原繁著作集》第十卷,東京:岩波書店,1984年2月特装版,第299頁。“教育最本质的问题即指导战后日本教育的理念,其实质亦即探求人格的完全确立和真理的自由。这既是西洋‘文艺复兴’的理想,也是日本,我本人的一贯主张——我们一定要有日本自身的‘文艺复兴’。”南原繁:《内村鑑三先生》,《南原繁著作集》第十卷,東京:岩波書店,1984年2月特装版,第301頁。南原繁认为1868年的明治维新应是进行各项改革的最佳机会,然而,整个维新时期的日本人只专注于国家权力的确立和国民的富裕,人们的价值观也只能停留于此。“亡羊扑牢为时不晚”,“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正是这个重大的历史缺欠,让我们可以通過复兴文化和基于普遍的人文主义精神使人性复归,这正是我们进行‘文艺复兴’的绝好时机。”山口周一:《資料で読み解く南原繁と戦後教育改革》,第302頁。
  二、南原繁与《教育基本法》
  1946年1月,GHQ发布了《关于日本教育制度政策的备忘录》:禁止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参入教育行政工作;停办军事教育学校和军事学校;开除有军国主义思想和过激思想的教职员工,不准许复员军人在校任职;可聘任曾受军国主义迫害的教员返校任职;废除有关神道及军国主义的修身课,焚毁有关天皇和国家言论的教科书等等。其后南原繁在一次帝国议会上做了题为“国民新教育”的质疑性演讲,内容广涉义务教育的扩充、高等教育机关的增设、教育行政制度的地方分权等问题。他主张日本要放弃战争、走和平之旅,就必须在新民主主义基础上建设新的“文化国家”和“道义国家”,而民主主义则是通过国民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将自由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成员们都具备社会责任并通力合作方能达成。为此,必须整合国民学校(小学)和各类中等学校,导入“六·三”制,进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制度也必需进行改革,完成国民普通义务教育,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南原繁认为原有的旧教育体制,普通国民很少能享受到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因此,对于有困难交不上学费但可进行持续研究的学生,要在财政方面给予支持;对于文科、自然等诸领域科学上的新发现应给予奖励并提供相关的设备和条件。此外,南原繁还坚决主张要彻底“清算”在《教育敕语》下培养的“皇民”意识以及中央集权统治制下的战前旧教育体制,要以民主教育取而代之;针对日本战前长期以来从小学至大学完全在“中央集权主义”和“官僚统治”的管辖之下的弊端,要将教育和学问解放出来,创造自由清新的氛围。南原繁极力主张教育的民主化和地方分权化,削弱政府对地方教育的干涉,给予地方教育一定的权限,使地方行使教育的自由权等。南原繁的这些提案日后成为日本政府制定《教育基本法》的基本框架和教育理念。

《南原繁“战后体制构想”之教育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南原繁“战后体制构想”之教育观.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