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经验体会 > 内容

基于微网络载体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5 06:19:25     阅读:


  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时代,网络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大部分的学校开始引入网络载体进行教学,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均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因此,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引进国外的教育方法,本文通过探究微网络载体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以及意义,阐述了与其相关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微网络载体 高校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与方法
  一、前言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高的,近年来,网络媒体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的学校开始通过运用微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趣味性,进而使大学生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对微网络载体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
  广义地说,微网载体是网络载体中的一种新型的媒介模式,微表达、微博以及微信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网路传播开始走向微时代,它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可承载和传输多种网络信息的通信工具。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交流方式,促使信息传播的更快更便捷,增强人和人的互动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其中Socrates的“助产士”教育思想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以及其他的教育思想是该概念的理论根基。在20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的一位教育家尝试着将隐性教育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并指出:“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以及思想道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并且迅速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对该课程概念进行研究工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实践,根据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规律,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微网络载体视野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
  大部分的高校都是通过丰富的创新活动或大学生愿意接受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在大学生生活中潜伏校园环境的影响。通过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扩充其知识范围,传统的教学课堂、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的方法因素都涵盖在其中,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问题与社会问题关注。同时,这种教育模式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以及参与意识,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最后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增强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抽象性和单一性,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目前,课堂教师只讲授相关的考试内容,不考虑知识的使用与大學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学生为应对考试而学习。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它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和高等教育来吸引大学生的活动和意图,使让学生在主动的过程中被培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彰显出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促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一步升华和内化,并且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它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通达、宽阔的学习环境,大学生是这种环境下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性的发挥者,不再是被动的学习知识,站在同等的位置上与老师讨论问题,可以独立的做出价值抉择,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讨论,在思想摩擦中得到升华,捉住该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断发展,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增强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体性
  通过正确的判别媒体网络信息和作用,进而去适应新媒体环境与社会关系就是媒介素养的核心内容。在21世纪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应包括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图片处理能力、组织信息能力、道德素养及其他的能力。然而,这个时代下的网络信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只有具有优良的媒介素养,才可以准确地判别这些网络信息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但是媒介素养不是天生就有的,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促使大学生掌握判断、评估、抉择以及反思这些媒介信息,降低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构建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二)提升教育工作者运用微网络载体的能力
  此种教育模式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多种微媒体在德育中的灵活运用。然而,尽管现阶段的多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具备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但是他们对于微网络载体的认识还不够,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关信息技术和知识技能的培训,进而帮助教师理解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增强教师在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舆论监督方面的能力,确保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三)建设科学、合理的媒体议程
  媒体议程是指在道德教育信息输送的过程中,经过合理安排议程并引导舆论,例如电视、杂志、报纸及其他的传统媒介。将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或事件放在黄金时间或报纸的头版,进而增加更多的关注量,增加曝光度。微博和微信作为21世纪新型的媒介物,其互动性和开放性更高,人们能够浏览到更多的信息并且具有更强的选择性,高校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建设科学和合理的媒体议程,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以便对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此外,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制度及其他的主流思想作为媒介议程的核心内容,例如我国一些优秀且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德素养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语
  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有效方法。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微网络载体的优势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增强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教育人员运用微网络载体的能力以及建设科学、合理的媒体议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作者单位为辽宁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关萍(1969—),女,辽宁本溪人,硕士,讲师。]

《基于微网络载体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微网络载体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