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党日活动总结 > 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4 06:15:40     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难以胜任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结构的缺失,三是缺乏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政策机制。因此,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有必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意识,通过制定培养规划,建立培训机制,推进产学研合作,选聘兼职教师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如改革现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出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等,有力推进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能力;应用技术型;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表现在学生身上,主要指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应该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七部委曾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就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专门提出了具体措施。但就目前来看,这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我国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难以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很多,有内部与外部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旧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束缚等等。但是,认真反省起来,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与水平整体不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除了要认真落实上述《若干意见》提出的相应举措外,还必须同时把着眼点放在教师身上,把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要加快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既有高超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我国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我们的教师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青年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讲授课程内容缺少实践案例背景。这种现象是我国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基本现状。审视起来,存在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1. 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缺失
  传统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以重理论轻实践的学术教育为主,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为顺应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我们提出了加快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一直致力于强化实践育人的工作。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在人才培养上,还一直没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上,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各类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评价考核,远不如理论教学那样严格规范。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忽视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培训。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实践能力与实践教育能力的缺失和不足。从教师个体来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虽然也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对实践教学还远不像理论教学那样重视,仍固守着单纯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加之他们本身接受的就是传统培养模式下的职前教育,实践能力先天不足,而职后又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2. 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结构性缺失
  一是实践教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举办高等工程教育的院校和一些应用型较强的学科,本该有相当数量的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任教师,但事实上,实验技术人员老化、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梯队不合理等现象是这类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以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具有专业从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匮乏。二是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合理。传统上的教师职后培训,几乎都是到更高层次和水平的大学学习进修,而很少到有关企业、工程部门或研究机构从事产品研发、参与工程项目等实际工作以提高实践能力的。这势必造成了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只能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从而不能胜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三是教师的任用问题。由于现行人事制度和办学自主权的限制,高校基本不可能从有关企事业单位引进或长期聘用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富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其他行业人才来校工作。
  3. 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政策机制缺失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的实践性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受到政府、社会和高校的热议和重视。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也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话题,它们大都出台了一些规定,制定了一些措施,以期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但是,我们注意到,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还只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迫使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政策机制。一是缺乏原始的导向机制。在职称评定上,各级教师职务的任职条件只强调学术水平,只要求论文、科研项目和成果,没有衡量其实践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条件要求。这就使得教师失去了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压力和动力。二是缺乏激励机制。一直以来,我们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价和奖励,很少反映他们在项目推广、成果转化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业绩,挫伤了他们投身实践的积极性。在工作量和计酬上,往往存在着理论课和实践性教学待遇不一样的现象,也使得教师不愿意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总之,由于缺乏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和培养的政策机制,就使得广大教师热衷于理论,而无心于实践,科研选题上往往也较少考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纸上谈兵的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少。取得成果后往往就束之高阁,转化率很低,很难用于生产实际。
  二、推进我国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不但是高校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需求,而且也是由高等教育大国转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需要。因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认真研究,共同解决好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时代性课题。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