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妇联公文 > 内容

论研究生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整合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30 06:14:29     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跨学科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中跨学科发展与其课程整合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当前,研究生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存在着学科组织固化、学科队伍薄弱、课程体系分离和课程内容独立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学校必须采取改革学科组织的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整合课程内容等方面的相应措施,以推进研究生教育的跨学科课程整合,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整合;跨学科;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1-0041-02
  
  我国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跨学科、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方向,而课程整合又是跨学科的主要体现渠道。因此,探讨研究生跨学科层面上的课程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跨学科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1跨学科的内涵、目的及其趋势
  跨学科是指由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跨学科亦称交叉学科,因为在英文中,“跨学科”与“交叉学科”是同一个词“interdisciplinary”。设置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学科的有机组合,构建新型的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综合性创新人才[1]。而研究生的培养是获得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要加强跨学科方面的教育。
  20世纪后半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特征加强,出现了跨学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四个方面:1)传统学科之间的边界淡化,两个传统学科分支领域之间的联合可能超过学科内部两个分支间的联合;2)传统学科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拓宽了研究领域,具有了交叉学科的性质;3)学术方法、学术思想相互借鉴,导致在学科的边缘与结合部产生了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4)由于社会需要和多学科相互作用,出现了综合性学科[2]。跨学科的发展要求不仅要培养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跨学科、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
  2课程整合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对于课程整合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并且不同的学者所持的观点也不同。国内黄甫全教授指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3]而美国学者詹姆斯•比勒(James ABeane)则认为:“课程整合是指一种课程设计模式,这种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增进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各种可能,通过围绕教育者和学生共同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和事件来组织、设计课程,而不考虑学科领域的界限。”[4]前者是一种广义的界定,后者是一种比较狭义的理解。本文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则为:“课程整合就是将原有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或环节)能形成冗余度小、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或环节),以发挥其综合优势的过程。”[5]可见,课程整合的内涵相当丰富,而课程被比喻为教育的心脏,课程在教育大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此,笔者仅就研究生跨学科层面上的课程整合进行探讨。
  3跨学科与课程整合的关系
  课程整合是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必然通过课程整合来体现。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基础宽厚、学科面广、知识跨度大、能力和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大学的人才培养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过分固着于一种狭窄的知识结构,课程客观上要求基础宽厚,并为学生随时转换职业进行知识和素质准备。因此,研究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及其通过课程整合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生跨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组织固化
  以学科为基础划分和设置系科是我国高校组织的主要构建方式,跨学科设置的院系较少。这种以学科为基础、以院系为单位的系科制,造成学科、课程以及办学资源的分割,学科之间难以沟通和融合。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斯特拉顿教授在《1961~1962年校长报告》中所说的:“至今还没有迹象表明传统的学科设置将会很快消失。当然会有个别学科被取消或与其他学科合并,或者分为新的学科……但是各院系的基本结构框架看来是完全合理固定的。”这样,教师对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不太感兴趣,导致跨学科的发展相当困难。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学科组织的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
  2学科队伍薄弱
  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对师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分科课程只需要教师掌握本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就可以承担科研教学任务,然而对于担任整合课程的教师来说,仅仅掌握一门学科的系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进行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对传统的分科课程培养出来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6]。因此,跨学科研究队伍薄弱是影响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根源。
  3课程体系分离
  我国大学的课程一般根据学科专业分类设置,部分应用科学技术类专业则根据工程对象和业务对象划分,但要求必须具有明确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而且主干学科不能过多,专业目录中缺少跨学科专业。这种情况不仅仅体现在大学的本科层次,而且在研究生层次也同样存在。因此,将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课程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跨学科课程就显得力不从心[1]。可见,大学课程体系分离也是导致跨学科课程难以整合的一大障碍。
  4课程内容独立
  目前,许多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从某一跨学科主题出发,将各门学科的内容根据这一主题的性质和特点自然而适度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使得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这种情形(指专门化教育)埋伏着一个危机,它将产生出限于一隅的思想,每一个专业都将进步,但却只能在自己那一个角落里进步。在思想上限于一隅,在一生中便只会思考某一套抽象概念”[7]。因此,在课程整合成为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今天,我国许多大学大量开设五花八门、走马观花似的概论性课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表现。
  三、研究生跨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措施
  1改革学科组织的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
  改革学科组织的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是研究生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前提。为此,应根据学科专业的生成和发展规律,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长的规律,调整学科组织设置,改变单纯以学科作为学术组织的划分和设置标准的做法,面向社会需要灵活设置学科组织,为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提供组织保证。在运行机制上,学科组织可以采取虚实结合的形式,教师由归院系所有改为归学校所有,根据教学、研究需要和学术能力,一个教师可在校内多处受聘任职;要积极探索研究生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办学模式,以推动跨学科的发展和复合型研究人才的培养。
  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随着研究生跨学科专业的不断涌现,跨学科课程整合也在不断加强,但是许多高校的研究生课程,其教学计划是行政规定、经验总结和院校间相互模仿的产物,大多停留在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可见,研究生课程研究力量薄弱,其中跨学科课程研究则更少,对跨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加强研究生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专业设置相一致。为此,1)对跨学科专业,采取引进或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其他紧缺人才的办法,以促进学校跨学科、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2)学校应当在制度、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大力鼓励教师的原创性研究;3)鼓励协同工作、合作研究,造就和谐、奋发向上的学术团队,形成一批优势研究群体,使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4)注意规划控制与学术自由、学术公正相结合,相互协调,以免顾此失彼,对学术队伍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8]。

《论研究生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整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研究生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整合.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