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科学科技公文 > 内容

西部大开发反思与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10:39     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结合国家新出台的《中长期人才规划》,指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东西部之间的根本差距是人力资本的差距,建议实施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特别提出在西部率先推行12年义务教育。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本;优先开发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09-04
  
  引 言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要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副总理任副组长。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开始运作。
  截至2010年,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多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始运作或是已经竣工,如: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即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2010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指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说明国家已经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的稳定、发展、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事关各族人民福祉。
  目前西部大开发将进入第二阶段,要深入西部大开发,不能只对前期的开发成果总结,更应该深刻反思。以下是结合2010年6月6日国家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的反思和探讨。
  一、西部大开发的反思
  (一)西部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
  GDP差距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十年,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GDP差距是3万亿;而西部大开发的后十年, GDP差距扩大到了13万亿。
  人均收入出现了两极分化。由于西部地区缺乏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且工资和收入水平低,导致大量中壮年劳动力和人才不断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民工潮”、“孔雀东南飞”现象。不仅加剧了每年春运等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且使西部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对西部经济发展是釜底抽薪,东西部经济差距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富者更富,贫者更贫,产生了鲜明的社会仇富心理,深刻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
  (二)没有人力资本开发相匹配的物质资本的开发不具有持续性
  纵览诸多开发政策措施,主要是对物质资本的开发,如基本建设、固定资产等的投资,形成的是物质资本。事实证明,仅依靠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只注重物质资本的开发,没有人力资本开发的匹配,无法富裕百姓,经济、社会发展不具持续性。
  国际经验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得以施展,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市场得以拓展。美国“二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教育与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占80%;美国“新经济”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科技移民”,这使美国在全世界占有最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发达国家依靠人力资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案例,已在全世界掀起了人才争夺战,人力资本开发的优劣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二、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人与物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有人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创造力的,是所有生产活动的主导,因此,人力资本在经济中应该起主导作用。
  古典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是指一种不包含知识和技能的自然形态的原始劳动力,把劳动力看做是同质的是因为:(1)在西方古典经济学建立之时,劳动力的素质较低,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劳动能力还没有决定性的影响。(2)人们把劳动力看做是与资本无关的先天能力,同时把劳动力看做是同质的也可以简化经济理论结构,为经济分析带来方便。(3)受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认为把人当作资本、作为可以投资而增加的财富,是对人格的贬低,对人自由的侵犯。但是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宏观经济学的兴起和经济发展理论的逐步成熟,使人们对总投资、总收入、总储蓄和总消费之类的总量关系的研究日益加深,才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即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相同的实物资本总投入量带来的收益增长差别很大,进一步研究揭示出:引起此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存量不同。于是,掀起了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高潮。
  人力资本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他们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含义概括为:(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即人的能力和素质;(2)人的素质、能力是通过投资而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这种投资从货币形态上看,它是为提高人的素质的各项开支,包括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支出,各种保健支出,劳动力的迁移支出等直接成本,以及各种机会成本。(3)既然人的能力是一种资本,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对其的投资必然会得到收益。
  (一)人力资本的特性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注定要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必将成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由人力资本的特性所决定的。
  1.创新性。人力资本的创新性源于人的能动性和人力资本特殊的使用价值。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最大特征在于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总产值的构成包括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加上劳动者的工资(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社会总产值:C+V+M,其中C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就是物质资本的价值,C本质上是价值的转移,其本身的价值并没有变化,只有经过人力资本的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增值的。那么,M就是人力资本创造出来的。因此,真正使得产品增值的是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创造了价值,是创新、创造之源。
  2.收益递增性。人力资本是一种边际收益递增的生产力形态的资本,这已被各位经济学家反复论证过了。首先,物质资本随着不断使用而消耗,如固定资本的自然磨损;而人力资本只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如一个学徒工经过不断实践会成长为一名熟练工,甚至工程师;其次,文化和技能等软实力会代级传递。所以,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而人力资本的收益递增性为解决“经济增长极限”问题提供了最好的思路。
  3.社会性。人力资本的社会性具体表现在收益目标的多样性和外部效应的社会性等方面。物质资本的所有者投资目标十分明确,并相对单一,即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而人力资本的投资目的是多元的。作为社会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追求包括社会地位、声誉、精神享受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多重目标。如父母的投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子女将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收益,还在于自身获取心理收益,如朋友、邻居的夸赞羡慕等;个人的投资,不仅是为了增加收入,还为了自我的发展实现等。但不论怎样的目的,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会起到“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效果。人力资本发挥效能的结果不仅会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产生许多社会性的外部效应,如人的素质的提高会增进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等。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不仅在于货币收益,还包括社会收益。
  因此,人力资本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开发有利于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反思与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西部大开发反思与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