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语文学案 > 内容

中、日、美三国学生健康教育的对比与分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4 06:15:31     阅读:


  [摘要]文章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中、日、美三国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三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增进本国学生的体质与素质,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美、日两国经历从“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健康教育理念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高度;中国由于国情的特殊,在老、少、边、穷地区推行时,阻力很大,困难重重。
  [关键词]中、日、美三国 健康教育 现状 分析
  [作者简介]张辉(1972- ),男,河南大学公共体育部讲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体育与健康。(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图分类号]G8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89-02
  
  健康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项崭新的内容,健康的概念不仅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包括良好的行为规范,更包括完成生活任务和经受生活考验的特殊能力以及对生活过程的正确感受。目前世界各国通常将健康教育归入体育教育的范畴。国外的体育工作者为探索健康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还为我国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了中、日、美三国关于健康教育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得到一些启迪,并能为我国健康教育的全面推行提供一些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互联网查阅中国期刊网等网页,搜集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访问几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请教。
  3.逻辑方法。运用整理、归纳、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一)日本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0世纪40年代起,日本就把健康教育和学校体育的结合作为一项原则来强调,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二战”后日本的第一部《学习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还把学校体育的名称从战前的“体育”改为“保健体育”。日本的保健体育有两大特点:一是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二是重视课外的教育和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日本的学校非常注重全员性和强调娱乐性,鼓励体育教师创造出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游戏和玩耍中逐渐掌握运动技能和技巧,在运动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使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
  日本于1951年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除每周3次体育课外,还把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内容,要求各级学校每周进行一次时间为90分钟的俱乐部活动,并作为正常课时列入课程计划之内。在学校的俱乐部活动中,学生可以离开本年级、本班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自愿参加各俱乐部的活动,指导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参加俱乐部活动的要求。各俱乐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随着日本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日本经济腾飞时期(20世纪60~70年代),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日常生活技能的人才,以适应日本较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日本文部省规定,初中、高中学生每天进行一次俱乐部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体育课内容的补充和延伸,自由度较大,而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由于兴趣相投,相处融洽,高年级的学生主动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日本学校把体育运动和文化活动纳入整个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切实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到了实处。日本各级学校中对学生体育俱乐部活动进行组织指导的不仅有体育教师,还有各科教师,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
  (二)美国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对全国的青少年儿童进行了健康体质状况测试,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的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欧洲的同龄人,这个结果震惊了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测试结果研究后认为,学生对以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下降是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由此引发了美国学校体育的改革浪潮。政府也制定出一系列计划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以达到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在1990年提出的名为“2000年健康人”规划中,其中有三项是针对17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的:一是75%的青少年儿童每周至少有3天要参加体育活动,每次至少20分钟;二是50%的青少年儿童能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三是学校体育课中要把一半的时间用在从事终身的健身活动上。在这样的背景以及广大体育工作者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课不再以传授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而是转变为以传授健身内容为主,甚至有的学校明确将体育课的内容全部改为健身内容,健身课程在全美学校风行起来。
  目前,美国学校的体育课分为必修课和补充课,必修课是指基本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包括传授一定运动项目的基本课、志愿课、综合课;补充课是指那些另外增加的班外课和校外课、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和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课(按自己的特长选择项目)。这样的模式,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了各个层面的学生。
  (三)中国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起,健康教育在我国一直被人们称为“卫生教育”或“卫生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历来被认为是医药卫生部门的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受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才开始逐步重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制定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九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0年,每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县镇以上学校要达到80%~90%,县镇以下学校要达到70%~80%,目前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这充分表明国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尽快实现提高青少年体质与素质的决心。
  我国一直把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的身体和学习同等重要,也制定了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等有关体育的行政法规,许多体育理论专家也纷纷倡导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终身健身的体育教学为指导思想,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健身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对于体育教学思想的认识、教材的取舍、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的内容等问题上呈现出不同的观点,令广大体育工作者感到茫然,理不清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加上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应试教育的制约,都在困扰着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目前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真实写照。
  2006年,浙江省台州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对台州市1991~2005年参加高考的255651名高中毕业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991~2005年台州市高考学生体检总合格率为9.75%,男生合格率为12.15%,高于女生的6.77%。1998年清华大学在对5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的新生进行了跑、跳、投等基本身体素质测试后发现,有60%的学生不合格。有关资料表明,普通高校中66%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差,认为体育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这种现象和认识令人担忧,健康的身体不仅仅与学生个人密切相关,更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发展。

《中、日、美三国学生健康教育的对比与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日、美三国学生健康教育的对比与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