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化学学案 > 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继承与改革关系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8:09     阅读:


  高等职业院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如何看待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应该从历史反思和逻辑推理两方面思考。
  2006年,国家启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并第一次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高职教育要面向一线生产和服务,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特点是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培养现场的生产协调者和技术调度者,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现场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不仅要求它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特征,也要求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当的办学实力和学术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现场技术人员,其职能是把设计意图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及时反馈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这要求他们领会设计者的意图,并知道一线生产的工艺流程。现场技术人员应该既具备该行业生产或服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又了解各工艺流程中各个环节(岗位)工作的具体特征。依此确定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职工大学或其他培训机构转型;二是中专、技校升格;三是民办高校;四是院校合并。高职教育来源渠道较多,情况较复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总体上存在办学实力层次偏低,教育教学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而且情况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办学实力明显不如本科院校。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录取时基本是第四批或第五批,这些学生有可能在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占优势,这也正是高职教育作为“类型”存在的心理学依据。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必然的规律,从整体上看生源也存在层次差异。综上所述,无论学校的办学实力还是生源情况,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教育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要把高职教育办成一种新类型,则必须承认目前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思考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才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将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诸多形式,如综合课程、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过程考核等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经提出并推广,既不是高职教育所特有,也不是现在的创新。在学习借鉴国外教学模式时,机械套用概念、原理,说明我们在改革中真正的理论创新不多,没有能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理性思考和批判借鉴,缺乏严谨的理论研究和务实的教学实践,而这恰恰正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优秀传统。改革必须从学习开始,从学习传统开始。
  
  高职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继承
  
  继承普通高等教育的优秀传统,体现在井然的秩序、严谨的作风、厚重的文化和大度的胸怀。大学的功能在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文化引领,继承的具体内容应包括尊师重教、崇尚学术、文化渗透。
  尊师重教要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这是我国教育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的真理。教学活动是学校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工作围绕教学工作展开,保证教学工作的优先地位,是高校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地相信和依靠教师,尊重教师人格,支持教师工作,关心教师生活,让他们安心从教、潜心思考、静心研究,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尊师重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则,也是高校传统的核心要素。
  崇尚学术大学的灵魂就是对学术的追求。潜心科研、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是积极向上、尊重科学、求真务实、文明民主的大学精神的源泉。学术是大学教师的精神家园,是凝聚和净化教师心灵的圣地,是严谨治学作风的源头,是教师团结、协作的内在动因。科研是学术的外化,也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品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科研方向应侧重于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对高职教育本身的研究。
  文化渗透“大学之大,在于文化”,高等院校要成为区域内的文化中心。朴实而厚重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环境,是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精神血液,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积淀厚重的文化,是大学营造育人环境的奠基性工程。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对传统高等教育的继承,其目的在于规范秩序和积累实力对普通高等院校优秀传统的继承,是一种高层次的文明传承,对于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能起到规范的作用,特别是以教学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是保证“培养人才”这个教育根本目标实现的基础。学校的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需要在积累中形成,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校园文化,也需要在积累中提高,而积累必须有良好的秩序。应通过继承高等教育的优秀传统和大学精神,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的正常教学秩序,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目前,高职教育强调改革较多,对继承谈得很少,而割裂历史会变得苍白,否定传统会损伤教师的信仰。在目前的高职教学改革中,存在“只有理念、没有理论,只有热情、缺乏理性”的问题。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去思索改革,才能站在历史的高起点去面向未来。
  
  高职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改革
  
  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单一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改革的任务主要是改变学科主体的课程体系和单一、固定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学科结构课程体系普通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条件下形成并发展的,有严密的学科知识结构,突出各科目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却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事物本身有机的完整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对生产工艺或服务流程的整体性把握,要求突出理论知识的功能性理解和实际运用,体现在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应根据各行业(职业领域)内各环节(岗位)具体的工作过程特点,构建适合于培养现场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
  改革单一、固定的教学方法传统高校的实践教学重在实验验证,职业院校则强调学生对生产、服务的工艺流程的真实体验,关注的是真实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其实践教学必须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经历中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对工作过程的体验,并获得对真实工作环境的感受和实际工作方法,要求教学灵活安排,突出情境性和实践性。
  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在实施组织和管理方式上,要打破原来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备课、上课、作业、复习、考试五环节的教学流程,代之以在工作任务驱动下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动,操作与学习相互交替,练习与反馈不断矫正,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借鉴企业工作岗位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增加学生的“实境”体验,构建有机、完整、立体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要成为一种新类型,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强调情境性,突出形象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传统高等教育教学形式的改革,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改革的核心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加强理论研究,大胆进行实践探索,促进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
  
  高职教育继承与改革的关系
  
  正确处理继承与改革的关系,才能使我们既有厚实的基础,又能与时俱进、锐意改革。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短,基础相对薄弱,继承高等教育的优秀传统,即教书育人、崇尚学术、自由民主的大学精神,改革其偏重理论、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等教学形式,才能真正建立适合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教育教学新秩序。尽可能吸取传统大学教学的精华,以丰富教学基础内容,继承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保证教学正常秩序,在继承的基础上谈改革,才能使改革站稳脚跟、步伐稳健、成果扎实。否则,改革过程就会缺乏理性思考,也就会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缺乏理性的批判能力,要么墨守陈规,要么轻率抛弃,改革就会成为标新立异或者形式主义。
  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积累与创新的关系。继承高等教育的优秀传统,是为了增加积累,奠定改革和发展的实力;改革传统教学形式,是为了创新和推动高职教育向前发展。实力不断增强,质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呈现,才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传统大学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都有净化和提升作用。传承大学文化是继承传统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的“内力”。对传统大学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教学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改革,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放学校内部生产力的必要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规范与突破的关系,规范有利于积累,创新就必然突破。只有规范会停滞不前,而只有突破会失去方向。继承传统就要保证正常的教学运行秩序,突破创新就是要创立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新模式。
  我国教育发展历史证明,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的模式非常有必要。然而,学习和借鉴是为了探索发展道路,就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认真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找到我们能够学习借鉴的成功要素,探索适合我国文化和适应我国学生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只有借鉴才能有所突破,而借鉴必须是批判地吸收,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国外模式。立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批判吸收国外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新模式,是改革的核心。
  继承的核心在于积累,只有对大学优秀传统进行必要的继承,才能保证办学实力和层次,保证改革的理性和借鉴的批判性,避免盲目改革和表层借鉴。改革的核心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积累才有现实意义,借鉴才能产生效益。向传统学习,能使我们充分利用历史成果,站在一个历史高起点上理性地进行思考;向国外成功模式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发展的方向。在学习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曹永慧.教学外置,社区耦合——高等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武文(1966—),男,山西阳泉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专业与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继承与改革关系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继承与改革关系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