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化学试题 > 内容

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发展路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3 06:19:54     阅读: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师担负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上民办高职院校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造成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质与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现状以及教师能力要求的分析,从国家、学校、教师自身三个层面探讨了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办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发展
  2015年,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一年一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省赛、国赛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各地广泛举办,创新创业成为国内外热议的话题。而创新创业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关系着大学生职业发展、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以及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现状分析
  得益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利好环境,各地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为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民办高职院校也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仍然处于非专职、无职称阶段。现阶段,既有扎实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又有丰富和精湛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师资人才相对甚少,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广度与深度。
  (一)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但结构不合理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现有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既包括校内教师,也包括从校外邀请的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团队。但是,一方面,由于校外专家导师成本较高、时间有限,存在校外导师“有名无实”的情况,创业教育、创业指导等方面仍以校内教师为主;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师结构仍然不合理,校内创新创业教师以辅导员、教师兼任,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此外,创新创业教师在年龄、职称、专业、学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具有高职称、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不愿从事创新创业相关教学与指导活动。
  (二)创新创业教师管理机制落后,存在“多头领导”的现状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经费相对不足的问题,不具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中心等独立组织的条件,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纳入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等多部门工作职责中交叉管理。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工作机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多部门工作协调也存在一定难度,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面临“多头领导”的现状,这就容易造成思路不清、职责不明、发展方向不定的问题。
  (三)创新创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模糊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开发、创业活动的指导与组织等。由于缺乏专门岗位工作量和绩效核算标准,只能采用现行的普通理论课程的课时费标准核算教师工作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强,教学难度较大,课时量较少,课时费有限,教师的付出与收入不一定成正比,这就容易打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及科研动力。
  (四)缺乏职称晋升渠道,教师成长路径受阻
  职称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及收入待遇。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纳入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但由于现有的职称及专业评审制度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职称评审的范围,创新创业教师缺乏职称晋升的通道,唯有通过参加各类主办单位组织的相关培训,但各类培训含金量参差不齐,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教师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但无法直接给教师职业发展或教师待遇上带来直接效益,致使教师不愿意转向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发展。
  二、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师本身具有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指导创业实践的能力。
  (一)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前提,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具备高创新性,且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师在以往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不断融合与创新,只有本身具备创新意识,才能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二)具备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在学科上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也终将走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二者的融合势必要求创新创业教师本身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在原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储备的基础上,不断寻求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基础。
  (三)具备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不同于高职教育的实验实训,他在時间上不限制于实训课时,在空间上不限制于实训室。它不仅包括课程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还包括校内外的创新创业比赛、实际创业等。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
  三、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发展的路径
  (一)国家要提供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师发展的政策环境
  国家政策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近来,涉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逐渐增多、政策内容也逐步完善。但有针对性地围绕高校创新创业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性政策文件仍极为匮乏,各文件和计划中的内容存在叠化情况,大部分散见于各种培训计划之中。[1]政府应加强引导,逐步完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师发展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学历提升与职称晋升是创新创业教师所面临的最直接、最首要的问题,只有打通创新创业教师学历提升与职称晋升的渠道,才能充分调动创新创业教师提升自我的积极性,促进创新创业专业师资队伍质与量的提升。
  (二)学校要改善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师发展的工作环境
  学校是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落实者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组织者,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在制度建设层面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其次,重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培养,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兴起时间较晚,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再次,要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2]进一步优化考核考评指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创新创业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办法,在教师评优评先中予以特殊政策,从而激发创新创业教师的积极性。
  (三)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知识、能力体系
  教师要不断加强国家相关方针政策、会议精神内容的研读、学习,正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与内涵。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深入社会、深入了解学生,构建内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与能力体系。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授课能力与技巧,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忠艳.精细化管理视阈下“双创”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05):85.
  [2]易苗. 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16(11):32.

《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发展路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发展路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