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班子述职报告 > 内容

新时期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体系改革新探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2 06:08:09     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高师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通过调查访问和对国内各种体育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高师体育课程改革的科研论文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了高师公体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因素,并予以整合、提炼,试图构建了高师公体课程体系基本内容,为学校尽快开展和切实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师;公共体育课;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于2002年8月12日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以下简称新《纲要》),从2003年新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新《纲要》的施行,掀起了全国各大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热潮,如何贯彻和落实新《纲要》,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较长时间内各高校关注的热点,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作为主要担负培养中小学教师重任的高师院校,应突出师范性特点,也必然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快自身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培养大批适应未来基础教育所需的合格教师。目前,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新《纲要》的学习和试验,对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已有较多研究。笔者对2003年到2010年之间国内12种公开期刊以及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科研论文进行了分析、归纳、提炼后发现,对高师公体课程整体改革仍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就是如何构建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体系。本文从体育思想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构建出新时期高师公体课程结构完整体系的相关因素,对正在探索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部分院校,体育教师的实际教学起到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对贯彻和落实新《纲要》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对新时期体育思想体系认识理解上存在误区[1]。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效果较差。教学内容安排混乱,脱离学生实际。体育教材的创编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2]。目前,多数学校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中,未能将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序化、阶梯化,来鼓励学生在自己特长项目中得到递进和发展,影响学生个性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也降低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地位,影响课程的整体优化。体育理论教学重视不够,过于形式化。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合理。教师的年龄结构年轻化,应用实践经验欠缺。
  2.构建新时期高师公体课程整体体系相关因素
  2.1 多元化的思想体系
  新时期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教育体系,把体育与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深远意义和价值内涵,正确把握这门课程的教育思想、方向、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师范院校的特点,构建以身心和谐发展、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师范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新时期高师公体思想体系[3],对我们全面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不可估计的效果。而大多教师只重视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忽视了对师范学生的师范技能的培养。
  2.2 科学定位的目标体系
  大多教师把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高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但这一整体目标一直未能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各个学期和各年级的教学目标雷同重复,教学双方对教学的具体目标不够明确。另外,只靠每周一次课(2学时)来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4],提高技术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标的达成度并不清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本文在已有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师范特点,结合《新纲要》指导思想,突出健身,构建出适应高师学生学习的目标体系,即:素质达标;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方法和技能;会组织体育活动;懂体育课的基本知识;了解一般运动损伤及处理方法和生理卫生知识[5]。通过此目标可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发展学生个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3 围绕健康的内容体系
  健身是当代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6],结合师范教育的特点,课程内容的发展与选择有以下几个趋势:科学性是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的突出表现,它要求体现教材的健身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所学专业,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学生选择有利于未来工作、生活所需要的项目进行教学,掌握那些现代社会最需要、最有用、最基本的健身知识技能。此外,在确定学习项目与内容时,还应考虑今后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如我校学生毕业后大多在教育系统和相关部门就业,可根据工作特点,除开设学生喜欢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外,又增开了羽毛球、体育舞蹈等项目,以更切合实际,从而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并强调教材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减少一些竞技性高的运动项目并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体系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基础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为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身体锻炼打好全面基础。
  2.4 完善健全的评价体系
  多年来,我们一直只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另外更重要的是也忽视了对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的评价,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给学生带来一种长期合理的学习效应,我们必须对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合师范院校教育整体要求的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它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7]。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评价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注重把握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注重把握业务素养、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映。课程建设应结合师范教育的特色注重从健身角度、实用角度来选择或编辑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样才能使公体教学课程主动地去迎合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21世纪师范教育整体的发展。
  2.5 科学的课程管理体系
  课程管理体系包括常规管理系统,科学评价系统,目标效果系统,教学反馈系统,督察系统等几个方面。常规管理系统包括教学、制度常规管理以及课程目标管理等内容;科学评价系统包括课堂效果、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个性评价等内容;目标效果系统包括课程目标、教学效果、教师个人目标系统等内容;教学反馈系统包括信息来源、指标来源系统等内容;督察系统包括行政、教务、社会、教师和学生督察等内容。
  3.结论与建议
  3.1 从调查与访问中看出,高等师范院校公体教育突出师范院校的特点,建立以身心和谐发展、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师范技能培养为中心的多元思想体系,我们只有从思想观念入手,推进教学改革,才能使高等师范院校公体教育发生质的变化,才能更好的完成高校教学任务,为学生未来健康的发展打下牢基。
  3.2 建立了适应师范生的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系,使公体的目标由原来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目标拓展到现在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领域。尤其是在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关注的基础上,使得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领域都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3.3 构建了与时俱进的内容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公体课程建设及其教学驶入良性运转。
  3.4 各高师兄弟院校之间应经常保持信息流通,互传经验,加强交流,更有利于推进公体课程整体体系的建设。
  3.5 建议各高师院校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贯彻新《纲要》的重要性,积极支持教学改革,转变观念,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加强教材、场馆、器材、师资建设,重视体育科研工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8]。
  
  参考文献
  [1]肖平,余良华,等.影响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0(5).
  [2]刘伟光,孙永平.以健康第一的思想通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3(1).
  [3]谭小勇,胡容娇.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6).
  [4]尹方波.高校公体课的教学现状及改革趋势[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1.
  [5]季建成,邬燕红等.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8(01).
  [6]赵开尔,徐芙蓉,等.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路[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3,3(1).
  [7]教育部教体艺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北京:教育部,2002,8.
  [8]龚婉敏,徐永生,等.高校公共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1).
  [9]曹原.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异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

《新时期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体系改革新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时期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体系改革新探.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