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事迹材料 > 内容

浅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4:33     阅读: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呈上升趋势,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新兴产业的最大瓶颈。研究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型人才的现状、需求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型人才;现状;对策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主体无疑是“人”,是能够将核心技术掌握并加以应用的应用型人才。总体上看,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因素,适用产业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一些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和完善。
   一、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应用型人才队伍现状
   (一)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术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词汇,多出现在政府文件和政策研究报告中。定义为“伴随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进步而涌现出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部门”。从字面看,显然是指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交集”。
   国家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河北省提出了“从十二五末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增长25%以上”的目标。从调研数据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且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河北省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动力无疑是源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河北省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河北省2011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经济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重点,推进实施八大工程,围绕实施“一圈一带一区一批”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聚集发展,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大、链条长、拉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新增长极。
   (二)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型人才队伍培养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河北省各类人才总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于周边省市,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新兴产业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短缺。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东部沿海的11个省份人才竞争力排名中,河北省仅排在第8位,与发达省市相比,吸纳人才的载体功能弱,在区域发展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人才配置不尽合理,真正在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的仅为19%左右。
   为了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地市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河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鼓励大专院校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本科专业;保定市财政2011年安排500万元,重点扶持企业和大专院校创新能力建设、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高端人才引进;廊坊市编制了《廊坊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成为引领信息产业发展的“路线图”等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知识密集度高,单靠河北省自有人才及科技力量很难实现突破。借力京津成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已于2011年6月联合发布《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宣言》,设立“京津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目标是把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示范性的区域化人才发展实验区。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盘旋上升期,尤其在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除极少数大型企业的某些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外,绝大多数高技术企业规模偏小,这一切都与应用型人才的缺乏有着密切联系。
   二、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以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占居第一产业主导地位的基本构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的作用不可小觑。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该校目前与本省11个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4个校企合作项目入选河北省自主创新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该校工科类学科专业与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贴近度高、支撑力强,优势学科覆盖面广、层次高,与省内企业合作紧密。
   从目前的应用型人才队伍来看,河北省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急需发展的社会各领域,人才支撑不足、特别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据悉,2011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72.3%,河北省超过了70%。随着高教规模的扩大,本科教育已从学术型精英教育走向应用型大众教育。如果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显然脱离了社会需要,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出现企业需要的人才短缺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局面。重新审视并树立教育的质量观、类型观及办学观,使每类院校都能合理定位,才能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出兼具学术、应用及技能的人才。
   (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和趋同,课程结构和内容遵循传统的学科导向,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评价以考试为主,制度不够灵活,特别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和评价相互脱节的问题。要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入手,努力探索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强化实践环节,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本科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结构不平衡
   当前省内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专业缺、结构差,企业因人才严重短缺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不完善,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前瞻性技术储备,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突出。目前国内产业均面临此类困境。例如我国废旧家电再生利用企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等六大再生资源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两千多家,一般企业2.6万多家。但科技会计师和人员学历层次明显偏低,无法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四)大量“红黄牌”专业亟待调整
   河北省高校55万在校本科生中,就读于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和失业量相对较大、就业率走低且薪资较低的“黄牌”专业的超过30万人。教育部于2011年2月启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并在7月初公布了140个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名单,河北省2所高校即石家庄铁道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获准开设功能材料新兴专业。

《浅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