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读书活动总结 > 内容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新问题应对策略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12:33     阅读:


  
  【摘要】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德育主体的变化使德育面临着复杂性。本文试图从分析多元文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提出的严峻挑战出发,研究多元文化冲突对学校德育的内容、效果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改进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德育新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87-02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现象借助于现代传媒手段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加深,导致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发生许多碰撞, 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多元文化的发展既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这迫使学校德育工作者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基本道德观、德育目标和内容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德育价值的多样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也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个体本位意识将越来越强,特别是小学生,这是我们的道德教育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学生,它调动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视野,而且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现代教育手段。但是,网络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现代德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使德育的方式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校德育的教育主体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德育的教育主体将面临着复杂的变化。
  3.德育主体的变化使德育面临着复杂性 。在目前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全新的经济与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受教育者本身已经或正在形成鲜明的自主、自立和自我负责的独立意思。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等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1.自我意识唤醒。他们已懂得运用法律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教育已形成冲突。。
  2.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除了学校、课本知识外,各种媒体、互联网站,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等等都可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3.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对于学校课堂中空洞乏味的教学及其内容和空话连篇的说教式教育来说,学生对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信息与知识倒是十分感兴趣,并且不断产生自己的新思想。
  4.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功利化的倾向,学生的道德观日趋现实,并且不少以个人为中心。国外的思潮、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将会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小学生产生影响,毒品、色情、暴力、反社会情绪等也都侵害到学生当中。
  5. 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依赖正在逐渐减小,逐渐出现学生“逃离”学校与家庭的监管之外。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1. 课程的育人功效得不到体现。当前许多学校都开设有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但这些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兼任,课程上的随意,在考试前,这些课大多会被挪用做主科学习。
  2. 重规范化管理,轻养成型教育。很多小学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不出安全问题即可。这种只抓外部行为而忽视内心世界塑造的管理式德育方法,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
  3.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国外一些学者曾经作过统计调查,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界对学生主要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学和媒体;而从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影响顺序则逐渐转变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家庭。
  4.德育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最经常的作法就是,如果发现学生在某方面(比如爱国主义)存在不足,就会把相应的内容编进教材,增加课时,并举行这方面的竞赛和考试。这种做法其实只是在教授和推广社会伦理,还不能说是进行道德教育。
  5.忽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思想。人们对于学生尤其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只是局限于智育,而不包括学生道德发展的主体性。学生就是要按和大人设计的路线前进,这种把学生视为“目中无人”的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叛逆和对抗心理。
  6.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很多小学也不断呼吁家校联合,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教育环境。但在具体做法上缺乏理论的指导和有效的实践经验参考。家校联系增多了,教育效果缺并不明显。
  三、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一)在德育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突出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这不仅在智育中如此,德育中也一样。既然学生是主体我们就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怎么做。这个主体我们必须要重视。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应该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其中。
  2.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尊重与理解学生,我们教育者就要树立以下四个观点: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成熟是他们的主要特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满足于被爱,被保护,更渴求被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成长是不能代替的,必须依靠他自己一点一滴地发展变化;学生成长中的过失和问题,是实施德育的契机,更是我们发挥德育智慧的舞台。
  (二)德育形式要多样灵活化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别于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对单纯的理论说教理解不了,难以接受,我们教师就要多花点心思尽量把生活中的各种德育资源和手段发掘出来运用到实际的德育工作中。
  1. 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用环境育人。众所周知,道德的养成和提升,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主动挖掘校园内的德育资源,利用海报、校广播电视台、刊物、社团等大力宣传一切美的、善的东西,引导和强化学生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和善恶标准,规范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逐渐树立起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和公德秩序。
  2.积极寻找各种德育载体,拓宽德育的空间和渠道。一是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建立激励学生参与社团的有效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精神文明创建;二是加强德育网络阵地建设,发挥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和成才服务功能,创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3.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对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德育途径。
  4. 德育要尽量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中小学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系列活动,对中小学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慢慢地渗透德育,这样的形式就很灵活了。
  5.用“体验”代替“说教”。这些体验包括心理层面和实践层面。实践层面即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如劳动体验、探究体验、爱心体验、角色体验、挫折体验等;心理层面即让学生在心理上虚拟地“亲身经历”某件事,如引导学生体验有关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成功经历等。
  6.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经常深入学生中,从多个层面了解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咨询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等,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7.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作为小学教育管理者,要倡导拓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主流文化覆盖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德育其实不难操作,难就难在我们教育者的那颗德育的心能否保持。只要用心,长久地保持下去,积极去探索实践,那么德育工作也就能生动有效地开展下去,而德育也就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 参考文献 ]
  [1] 于存雷.学校德育工作应具有国际视野.辽宁教育研究,2003
   (11).
  [2]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5).
  [3] 奉英.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
  [4] 蔺保元.从“说教”走向“体验”.山东省寿光市台头一中.中国教
   师报专刊,2004.12.1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新问题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新问题应对策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