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内容

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问题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02 06:13:09     阅读:


  [摘要]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目前存在认识不足、机构缺失,办学理念趋同、目标定位脱离学校实际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发展路径不详、制定流程欠妥等问题。文章建议,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发展规划工作,通过设置专业机构、规范编制流程、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学校特色等工作,确保学校发展规划科学、高效,推动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科学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贺新宇(1969- ),男,四川仁寿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西昌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教育管理、学校文化;易连云(1963- ),男,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高校德育。(重庆40071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多元视域下的西南民族文化与和谐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80041)的子课题“民族地区新建院校和谐发展研究”(项目主持人:贺新宇)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8-0014-03
  发展规划是高校在客观分析学校内外环境资源、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顺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其未来一定历史时期内建设和发展目标的设计与达成路径所进行的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谋划与整体安排。科学合理的高校发展规划,无疑有助于高等学校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凝练办学特色、找准办学定位,最终实现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1999年以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在民族地区通过合并、升格、转型等方式陆续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我国教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机遇,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好学校发展规划,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优化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情况
  1999年是注定被载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册的一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同年,黄冈师院、湖州师院、临沂师院、衡阳师院、太原师院、盐城师院、常德师院、岳阳师院、荆州师院、南通师院等9所新建师范类本科院校相继挂牌,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帷幕。截至201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5.49%,①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与此同时,随着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提升到2010年的26.5%,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大格局中的重要生力军,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和水平、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应该说,随着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两基攻坚”的基本结束,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自然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在此基础上,国家对民族地区申报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据笔者统计,截至2013年6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已达353所,占全国同期879所普通本科高校的40.16%;其中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共有36所,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0个省(市、区)。除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学院、银川能源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警察学院七所外,其余新建本科院校均地处民族地区非省会的地市级乃至县级中小城市。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平衡区域高等教育布局、实现民族地区群众高等教育大众化梦想、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充分肯定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历史、地理、文化、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第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办学物质基础相对薄弱,表现在相关生均指标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达不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合格标准;第二,这些院校基本上由专科直接升格或通过合并当地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专科学校等升格而成,由于办本科时间较短而经验不足,对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缺乏了解,普遍面临着专科向本科、单科向多科、学术向应用转型等现实任务;第三,部分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缺乏保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相对薄弱;第四,多数院校地处民族地区非省会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很多学科专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和教学团队,尤其是重点学科缺乏领军人物。
  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工作的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如何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挑战,克服办学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困难,抓住《规划纲要》关于“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政策机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学校发展规划对学校未来发展目标及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设计与系统策划,进而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搞好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有助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高校发展规划的一项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是对学校的科学定位,而办学定位又应以学校的自身特色为重要基础,也就是说,每所学校都必须明确自己的个性,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这样才能在办学水平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先机。将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已成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共识,但具体到每所学校,如何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拥有的办学资源和优势来培育自己的办学特色,是每所民族地区新建本科学校必须回答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无疑有助于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高校找准本校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努力形成和强化学校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

《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问题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问题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