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团申请书 > 内容

乡村教育运动与大学推广运动的比较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0 06:13:45     阅读:


  [摘要]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和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都是通过改变文化状况,促进国家工业和现代化的活动。这两次运动在过程、波及范围以及民众的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大学推广运动影响深远,乡村教育运动影响甚微。因此,高等教育在扩展的过程中应当统一领导,充分调动民众的热情,建立完善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关键词]乡村教育运动;大学推广运动;教育实践;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37-02
  一、概述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迅速扩张之时,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将高等教育作为富强国家的重要手段。1873年英国剑桥大学接受了三一学院院长斯图尔特的建议,在地方开设课程,此后又在地方成立了地方讲座委员会,牛津、伦敦、维多利亚等大学纷纷效仿,揭开了高等教育通向中下层民众的序幕,这场运动被称为大学推广运动;20世纪初期,以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为在中国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首先在于用教育的方式改造农村,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他们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教育试验活动,史称乡村教育运动。
  二、大学推广运动与乡村教育运动的相同因素分析
  大学推广运动与乡村教育运动虽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两个不同的时代,但是二者都促进了本国工业化的发展,都使得知识走出校园向普通大众传播。
  (一)促进国家经济以及整体实力的发展
  英国大学推广运动兴起于19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霸主地位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取代。为了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希望大学教育能够直接为国家创造财富。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政府逐渐重视技术教育,大学推广运动才得以迅速发展,其主要目的是以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英国工业化的发展。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此时的乡村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所以,这场运动是为了改变乡村现有的教育状况,富强农村经济,进而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象。
  (二)大学知识走出学校,走向普通大众
  无论大学推广运动还是乡村教育运动,都是知识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普通大众。英国高等教育实行精英教育,下层民众基本没有入学机会,而大学推广运动使知识跳出了学校的牢笼,走向了大众。据统计,1878-1880年仅剑桥大学在各地的平均听课人数已过万,1893-1894年之中就达到了6万人之多。20世纪初期,在中国,能够进入大学的人都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官僚、商人子女,普通农民子弟无法进入大学。乡村教育运动中,许多教育家创办了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进行科技传播。陶行知在北京成立农业讲习所,招收农民入学,进行技术推广。这些都促进了农村地区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三)创办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实践
  通过创建讲习所、学校等教育机构,推广实用技术是其共同举措。在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纷纷设立大学推广讲座委员会、大学推广委员会等机构组织大学推广运动;在地方,开设各种讲习所,学员免费入学。这种方式为英国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学历技术人才。在中国,黄炎培领导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山西、江苏进行了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在南京郊区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乡村教师,之后,他又在上海创办了“工学团”,实现了农、校、社的结合,这些实践对改造乡村教育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大学推广运动与乡村教育运动的相异因素分析
  两个运动在时间、空间等维度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还在运动的过程、运动的波及范围、民众的态度以及最终结果等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运动过程
  在两个运动的过程中,有组织的领导和自发性的形成是其主要区别。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首先由位于城市的大学发起,而后逐渐向周围地区发散,完全由主要大学发起和领导,派遣教师到地方、工厂对职工及民众进行培训,毕业考试合格可拿到国家承认的结业证书。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从距离城市较远的乡村开始,并逐渐向其他地区扩展,由教育家根据国情开展并领导教育实践,各种教育实践之间没有实际的联系,更没有统一的领导。
  (二)运动波及范围
  这两场运动中,大学推广运动波及面较广,而乡村教育运动的覆盖面较窄。大学推广运动从中心城市出发,波及整个英格兰,仅学习推广的课程达数万,且所涉学科广泛,包括文、史、哲、经济及一些实用科学。乡村教育运动在农村范围内开展,并未涉及城市普通民众,而且局限于试验区,主要传授基本的农业知识,没有其他学科,更没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三)民众的态度
  在这两场教育运动中,民众对于教育的态度是不同的。大学推广运动中,中下层民众对接受教育权利的争取是运动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工业界希望通过技术革命推动企业发展,民众也希望通过接受教育实现幸福生活。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民众对知识技术非常渴望。乡村教育运动中,农民受教育只是被动接受。这场运动由爱国知识分子发起,而不是农民向政府申请发起的,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此外,民众对技术教育没有充足的认识,只能被动接受。由此,中国的乡村教育没能广泛地推广。
  (四)最终结果
  这两场运动的结果与运动的过程、所涉及范围以及民众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大学推广运动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之所以能够成功,最终可归结于大学的有序领导、民众的积极参与;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之所以失败,一方面是没有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也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战争使得乡村教育运动不得不停止,这是失败的直接原因。
  四、现实意义
  大学推广运动和乡村教育运动都是历史上高等教育向周边地区发展的案例,一个是成功的,一个是失败的。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有其主客观原因,都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统一领导。大学推广运动是在政府的默许下由几所主要大学统一领导的,将课程直接拿来讲授,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乡村教育运动是由不同的学者发起的,虽然有些实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赏,但政府并没有授权给他们统一领导。同时,教育家们对农村的发展有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观念来开展教育实践差异较大。因此,在农村发展高等教育要统一领导,统一机构设置,建立完善的领导体系。
  其次,授课内容。大学推广运动中,所授课内容不仅仅是实用科学,还涉及文学、历史、经济、艺术、建筑等数百门课程。据统计,1891-1982年间,牛津、剑桥、伦敦等大学开设了457门大学推广课程,其中191门是关于自然科学,159门是关于历史和政治经济学,104门是关于文学、艺术、建筑,3门是关于哲学。乡村教育运动中,教育家们关注的只是通过农业的振兴达到振兴国家经济的目的,无论是建立培训班、开设讲习所,还是通过音像、报刊传播的都是农业知识,培养的人才充其量是农业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走向农村不仅是技术的推广,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播。
  再次,民众的支持。民众的支持与否影响着教育运动的成败。在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家经济发展,民众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希望通过教育实现生活幸福,即产生了教育需求。因此,大学推广运动能够在民众中迅速开展。20世纪初期,中国的农村经济非均衡发展,地区差异显著,农民的温饱尚未解决,无法产生高层次的教育需求,以致乡村教育运动不能在许多地区推广,甚至有些推广试验还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反对。梁漱溟的试验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实验区也从邹平、菏泽扩展到山东14个县,但遭到了当地农民的冷遇。
  责任编辑:桂杉杉

《乡村教育运动与大学推广运动的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乡村教育运动与大学推广运动的比较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