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试文档 >  语文试题 > 内容

中美高校朋辈影响力应用比较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3 06:02:28     阅读:


  摘 要:新形势给如何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社会飞速发展,朋辈影响力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科学的朋辈教育体系有可能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实现路径。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朋辈教育在中国高校中的作用,探索朋辈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可借鉴于美国这样更早实践朋辈教育方法的国家,结合中国高校的情况,不断完善大学生朋辈教育机制,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朋辈教育;朋辈影响力;自我教育
  近两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的意见》,“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校大学生成长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成长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节点,成长在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的当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高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家庭环境和互联网等多方面的影响,行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而广泛地在学生间渗透和传播,这样的现象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展开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建立科学的朋辈教育模式有可能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实现路径。
  20世界70年代开始,香港、台湾地区逐渐引入朋辈心理咨询范式[1],当时“朋辈辅导”的概念往往局限于朋辈心理咨询。与港台相比较,内地的朋辈教育的概念起步较晚,但在高校却发展迅速。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朋辈教育在中国高校中的作用,探索朋辈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可借鉴于美国这样更早实践朋辈教育方法的国家,探究朋辈教育在美国发挥效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对比与中国国情,从而梳理出适用于我国的朋辈教育体系构建方法,建立大学生朋辈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一、中美朋辈影响力出现的社会背景
  美国是较早意识到了朋辈群体对个体今后发展的影响力的国家。最早感悟到朋辈群体的影响力并予以经验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奥多妞科姆。自1939年起,妞科姆耗时数年,完成了有关美国贝宁顿女子学院女生的学院经验和社会政治态度關系的调查。纽科姆发现:刚刚进入大学时,那些和保守主义家庭联系密切的低年级学生偏向保守,但此后几年与同学即朋辈群体交往的学院经历却使她们在政治倾向和个人生活风格上趋于自由[2]。纽科姆的研究最早证实了朋辈群体的力量,朋辈群体的影响是一个持续且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长年累月的接触,对青年的政治态度、价值观等逐渐产生了影响。
  1961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指出,长辈开始丧失至高无上的影响力,让位于朋辈群体 [3]。朋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4]。在理斯曼的分析框架中,表征人口增长变动趋势的“S”型曲线被视为社会变迁的指标,最后,当社会开始进入“人口初始下降期”,在强调生产向强调消费转变的后工业时代,工作时间开始缩短,机械化程度提高,除了物质享受之外,人们还有了空闲。此时,社会开始依赖“他人导向”来保证社会成员对它的遵从。他人突破传统和自我,逐渐成为人们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这个“他人”对青年一代而言最重要的现代组成就是朋辈群体。现有诸多社会学的研究都证实,在现代社会朋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力日渐提高,美国的青少年每周和同龄人在一起的时间要两倍于和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且表现出更好的情绪。
  相较而言,周晓虹认为[4],姗姗来迟的中国青年文化出现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年代,以及1992年后越来越强大的强调消费的市场力量的塑造。从改革开放历程来看,造成同辈群体影响力上升的宏观制度背景有许多,其中包括:(1)政治的宽容、大学教育的普及、职业选择的自由化和多样化为青年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也为他们向包括父母在内的成人权威挑战提供了可能;(2)社会流动的频繁和速率的提高,削弱了亲代对子代的控制,也使得在异乡甚至异国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的年轻一代彼此间的影响力持续增长,成长中的年轻人开始以他们捷足先登的同伴为楷模;(3)1980年代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促使形单影只的独生子女们,走出家庭寻求同龄群体的友爱、理解与温情,在那些双职工和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同伴即同辈群体甚至成为孩子们最主要的心理慰藉;(4)大众传媒介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电子媒介的发展,使得年轻一代可以不再依赖父母或教师这些传统的信息或知识来源,相互直接交换、分享或宣泄人生真谛、科学知识、生活窍门、情感领悟甚至社会愤懑。因此,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那些稍稍年长的或捷足先登的同学或同伴,代替了父母或老师成为青少年主动认同的精神领袖或人生导师。
  二、美国高校朋辈教育体系中的主要措施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美国的朋辈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心理咨询,另一类是课业辅导。
  1、朋辈心理咨询是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学生间的心理帮扶模式,以斯坦福大学为例[6],采取系统科学的培训方案和后续督导制度,培养出的朋辈心理咨询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情绪疏导、问题解决和危机干预等帮助。斯坦福的朋辈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于1971年,是完全由学生管理和运营的志愿组织,但所有朋辈心理咨询师都是根据该校完整、专业的选拔及培训方案挑选出具有胜任能力担任咨询师的人,且每周都须接受专业人士的督导,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为在校生提供同龄人的心理帮助,形式丰富,包括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自杀预防热线和哀伤辅导,冲突调解、酒精和药物预防等。有些学校甚至有多个心理咨询组织,例如哈佛大学就有六七个[7], 例如“13号室”、“反应”、“回响热线”、“共同热线”等。
  2、辅助学习类朋辈教育在美国也十分普及,例如助教模式(Teaching Assistant),应用于大型研究型大学中,既是助教本人得到资助的方式,又为本科生提供更加便捷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助教的年龄略长于受教学生,教育程度也高于受教学生,大多由研究生担任,面对他们学生所受拘束较小,会更自如的提出问题,并且学生也倾向于接受助教的建议[8]。研究生通过申请得到助教的岗位,助教须对所授课程内容非常了解,以及过硬的沟通能力,经过全面正规的助教培训以及与任课老师的充分交流之后,走上正式的工作岗位。助教基本会承担简单教学、习题课、回答学生问题以及批改作业等工作,美国学生一般很乐于通过邮件的形式向助教提问,而助教也通常会及时回复以此达到有效沟通。学期末的时候,学校也会让学生给相应的助教进行评估,以此为考核助教是否合格的指标之一。相应的,还有高年级和低年级间的“一对一”结对子模式,高年级学生通过将学习作业、笔记及经验传达给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向高年级学生咨询关于实习、学业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构成双向沟通的机制。

《中美高校朋辈影响力应用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美高校朋辈影响力应用比较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