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促销活动总结 > 内容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农村教师同步课堂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30 06:25:12     阅读:


  【摘 要】
  目前,同步课堂作为解决农村教学点普遍面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多个实验区进行推广。研究影响农村教师应用同步课堂的因素,对其推广应用以及农村教学点现实困境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农村教师采纳和应用同步课堂有着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影响不够显著。为推动同步课堂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四方协同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教学点;同步课堂;技术接受模型;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8)7-0061-9
  一、研究背景
  教育公平是保证每个人获得他所期望的教育的前提,是提高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当然,教育公平的实现最终还要落实到教育均衡上,即通过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等的均衡供给,以及体制、机制、理念与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人们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过程以及受教育质量的公平。我国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以来,已初步实现了让所有孩子“有学上”的教育机会均衡。然而,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也存在“优质师资匮乏、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王继新, 等, 2016)”、办学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如何尽快实现农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开齐课、开好课,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农村学生受教育过程、受教育结果公平是当前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课题组以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开放、共享、共赢的“互联网+教育”思维为指导,创新性地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支持中心学校与教学点远程同步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步课堂,即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工具和手段,以1+1或1+2(一个中心校和一两个异地学校或教学点)的形式在中心校和教学点之间搭建了支持远程实时同步与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实现了本地学校与异地学校(或教学点)之间的同步教学。在同步课堂中,异地学校(或教学点)的教师、学生不仅可以实时观看本地学校的课堂实况,还可以实时提问和参与课堂讨论,实现了异地课堂教学的同堂化,为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解决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好课问题,促进城乡、校际间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提供了可行路径。
  当然,信息技术支持的同步课堂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采纳与使用该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教学过程。任何信息技术及其支持的教学方式的接受、采纳与使用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学校软硬件环境及技术因素、同事的影响、持续投入、政策与管理支持等外部支持条件,还涉及教师的信念、态度、技能、意向等个人因素。目前,有关信息技术支持的同步课堂的概念、内涵、模式以及实践的研究较多,如魏雪峰、杨俊峰(2014)关于同步网络课堂的理念、应用的探讨,雷励华、左明章(2015)关于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刘洁等(2014)关于同步直播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王忠华等(2017)关于同步课堂互动问题的讨论,汪学均(2017)关于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等,却鲜有关注信息技术支持的同步课堂教学方式的采纳与使用的研究。而同步课堂的采纳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走进教育场,支持教育方式的变革,关系到其能否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公平。因此,对农村小学教师接受、采纳和使用信息技术支持的同步课堂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教师信息技术采纳环境,提高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使用同步课堂的频率,促进城乡、区域、校际间优质师资、教育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共享,解决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开课难”问题,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为此,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相对成熟的技术接受模型(TAM),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建构同步课堂教学影响因素模型,深入调查和深度分析影响农村教师接受和使用同步互动课堂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破解农村小学开课难尤其是开好课难问题,促进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均衡和公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策略服务。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信息技术接纳和使用的研究和理论模型较多,比较成熟且影响较大的当属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技术接受模型最早由戴维斯提出,他将社会心理学中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运用到人们接纳和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中,以内在信念、主观态度、行为意向以及外部变量等因素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高芙蓉, 2010)。该模型指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意向乃至行为的主要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Venkatesh和Davis(2000)在TAM的基础上提出了TAM2模型。TAM2将社会影响过程(社会规范、形象和自愿性)、认知工具性过程(工作相关性、产出质量和结果可展示性)等因素纳入人们接纳和使用技术的影响因素考察之中。后来,Venkatesh和Bala(2008)在整合与改进TAM2和感知易用性决定因素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们为何以及如何接受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综合模型——TAM3,认为个体差异、系统特征、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四个核心因素以及经验和自愿性两个调节变量是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关键,进而影响着人们的使用意向和行为。其中,个体差异是指个性特征或人口学变量;系统特征是指系统的突出特点,影响个人对系统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社群影响是指社会过程和机制引导个人形成信息技术不同方面的感知;便利条件是社会或组织对个人使用信息技术的支持(高芙蓉, 高雪莲, 2011)。TAM3的“外部因素和个体因素—认知信念—行为意向—使用行为”分析逻辑为研究人们采纳和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实用的理论模型。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农村教师同步课堂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农村教师同步课堂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